【我要上全運】群眾賽事活動健身氣功選拔賽圓滿舉行 參賽者望推廣至全民參與
【我要上全運】群眾賽事活動健身氣功選拔賽圓滿舉行
參賽者望推廣至全民參與

健身氣功參賽者聚精會神地展演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舉行在即,不同項目的選拔賽現已陸續進行,其中群眾賽事活動於二月開展選拔賽。群眾賽事活動對外開放讓全民參與,旨在秉承「我要上全運」的理念,健身氣功是於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首次加入群衆項目的展演類項目之一,旨在推動全民健身文化。健身氣功選拔賽已於3月16日假石硤尾公園體育館順利完成,有近百名選手參加選拔,包括在各大健身氣功比賽拿過一等獎的張禮儀及張雪薇。健身氣功分為六個項目,分別是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養生杖、馬王堆導引術及氣舞。

健身氣功中的太極養生杖項目
上屆全運會因受疫情所礙,參賽者須上傳錄像以供評審團評分,而今屆參賽者能夠於比賽現場互相交流。參賽者張禮儀首次作為運動員參與全運會選拔,分享道:「群眾項目歡迎廣大市民參與,在這次選拔中遇見很多久未相逢的老朋友,能夠藉著這個比賽相聚及競賽感到開心。」他認為是次比賽機會難得,即使自己缺乏比賽經驗,仍希望趁著未超過年齡限制,能在今屆取得參賽資格代表香港比賽。

張禮儀 曾在世界健身氣功大賽拿一等獎
上屆比賽以錄像形式進行,缺少與其他參賽者互相見面比試的機會,參賽者張雪薇賽後接受訪問提到這次比賽與以往不同,她分享:「我已經參加過兩屆全運會,但是一直以來很少機會在本地比賽,今次終於在本地實體比賽,能在比賽中看到很多相熟的面孔,興奮之餘自己亦很緊張,倍感壓力。」由於香港較少舉行健身氣功的比賽,過往較為大型的比賽也是在內地的省市舉行,所以這次全運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健身氣功的愛好者可在本地聚首一堂互相競技。

張雪薇 曾在第一屆全國健身氣功五禽戲交流比賽大會奪一等獎
健身氣功愛好者踴躍參與是次選拔賽,認為全運會提供市民機會去代表香港,他們可揀選自己喜歡的項目,並以參加全運會為目標恆常練習。此外,健身氣功的參賽者希望藉此改善健康,其中一位參賽者更透露自己因為身體狀況轉差而開始練習健身氣功,隨著練習身體開始變得健康,他們認為推廣群衆項目能夠有效鼓勵市民踴躍運動,亦能使公眾更健康。

健身氣功為中華傳統養生文化
中國香港健身氣功總會執委會主席陳小英於賽後呼籲市民嘗試健身氣功,「這個運動不分年紀,雖然大部分活躍的都是年紀較大的運動員,可是最近幾年開始有較年輕的人加入,而練習方面也不需要很多空間,所以健身氣功適合所有人嘗試。」

中國香港健身氣功總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陳小英
是次選拔中每個項目得分最高的十五名,將入圍首輪選拔並進入初階段集訓隊, 約四次集訓日後,會按各入選者的出席率及集訓表現由教練評分,各項目四名教練平均分最高的八位可進入第二階段集訓。第二階段集訓中,教練會選出每項目最終六名代表參賽,而每項目的餘下兩名入選者,則作為替補或後備運動員。按規程,參賽隊員平均年齡需為45歲,另外總會會在其他單項選拔賽中挑選「健身氣功.氣舞」人選。代表隊會於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前往廣東清遠參與全運會決賽。
全國運動會為每四年一度,規模最大的全國綜合運動會,首屆全運會於1959年在北京舉行,第十五屆全運會今年在廣東、香港及澳門舉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共同承辦全運會,十五運會包括競賽項目及群眾項目。群眾比賽項目於第十三屆全運會首次加入,秉承「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理念,希望讓更多普羅大眾都有機會參與全運會比賽,共襄盛舉,亦藉此推動全民運動的健康風氣。
群眾賽事活動項目分為比賽類和展演類,在今屆全運會,共有廿三個群眾項目,當中設有十九個比賽類大項,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足球、籃球、氣排球、毽球、輪滑、龍舟、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中國式摔跤、定向、空手道、門球、模型、保齡球;及四個展演類大項,包括健身氣功、太極拳、舞龍舞獅、廣播體操。
為鼓勵全港巿民參與,選拔歡迎所有合資格的巿民報名,而且費用全免,有興趣的巿民不妨留意相關項目的選拔日期,即使並非精英運動員,只要你敢想「我要上全運」,就有機會成為香港代表!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賽事活動詳情請瀏覽:群眾項目運動員選拔日程及報名詳情。
Text:Anthony
Photo:Luc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