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巴托2023東亞青年運動會揭幕 港隊將出戰九個項目
烏蘭巴托2023東亞青年運動會在今天揭幕,共有十二個項目將於本月十六至二十三日舉行。中國香港代表團超過二百人已陸續抵達蒙古烏蘭巴托,參加接下來八日的賽事。

東亞青年運動會於2017年及2019年的「第一屆」賽事均不幸取消,因此今次「第二屆」卻也是第一次成功舉辦的東亞青年運動會。港隊派出過百名十五至十八歲的青年運動員,參與共十個項目賽事,包括田徑、羽毛球、五人籃球、三人籃球、電競、足球、柔道、乒乓球、跆拳道和排球。當中足球的參賽人數最多,一共有三十五名運動員參賽;五人籃球和排球亦各有二十四名運動員參與賽事。兩個比賽項目率先於首日展開,分別是三人籃球和拳擊。
港隊名單中不少運動員都有一定實力,例如今年四月在田徑亞少賽二百米U20摘下香港十六年來首金的的李紫桃,以及同取異程接力銅牌的隊友黃韻之、鄒子蕎和徐穎恩;男子一百米U18港績紀錄保持者陳一樂;去年大洋洲表少年柔道賽七十三公斤級銅牌吳柏軒;今年七月亞洲盃青少年及青年柔道錦標賽澳門站四十八公斤級銅牌劉蕙芯;WTT青少年乒乓球挑戰賽—香港站混雙U19金牌黃凱彤等。

港隊運動員陸續到達烏蘭巴托,積極備戰中!


東亞青年運動會的前身是東亞運動會,東亞運動會總會決議自2013年最後一屆後轉型為東亞青年運動會,讓更多年輕運動員取得實戰機會,旨在發掘有潛質的年青運動員並鼓勵他們參加2028年和203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2017年第一屆東亞青年運動會原定於日本福岡舉行,其後決定取消並推遲至2019年在中華台北主辦,但因政治風波和疫情關係而取消。今屆參賽的國家和地區共有七個,包括主辦方蒙古、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華台北、韓國和日本,參賽運動員總人數超過一千人。

港隊經過七日賽事後在七個比賽項目中取得二金六銀十四銅。港隊第一面獎牌是由三人男子籃球隊奪得的銅牌,為其他港隊成員打響頭炮。

截至二十一日為止,港隊經過四日賽事後在四個比賽項目中取得一金二銀十一銅。港隊第一面獎牌是由三人男子籃球隊奪得的銅牌,為其他港隊成員打響頭炮。
羽毛球方面,林子濤在第三個比賽日在男子單打項目奪得另一面銅牌。

林子濤在男子單打羽毛球奪得銅牌。
同樣在第三個比賽日的跆拳道賽事中,馬心沂、陳芍僮、譚竣熙和金梓軒各摘得一面銅牌,為港隊一日內贏得四面銅牌。而在次日的比賽,余文傑在男子63-73公斤賽事勇奪一面銀牌,陳卓泓同周嘉儀再分別於男子48-55公斤和女子44-49公斤賽事中奪得銅牌,共為港隊取得一銀六銅。

陳芍僮在女子49-55公斤賽奪得銅牌。

譚竣熙在男子55-63公斤賽中奪得銅牌。
田徑項目在第四個比賽日為港隊帶來首面金牌。李紫桃在女子一百米決賽以11秒99贏得金牌,陳一樂在男子一百米決賽以10秒75奪得銅牌,賈慧妍亦在女子跳遠項目以5米82摘下銅牌。周子雅在次日的女子三級跳項目,以11米87的成績勇奪銀牌。其後李紫桃再於女子二百米賽事奪得另一面金牌,隊友梁靖恆在男子二百米亦取得一面銀牌。第三面港隊銀牌由混合四乘四百米接力賽,鄒子蕎、徐穎恩、關亦然、岑啓豪組成的隊伍奪得。而吳君浩和邱蒨庭分別在男子二百米和女子二百米取得銅牌。

李紫桃在女子一百米決賽贏得金牌。

陳一樂在男子一百米決賽奪得銅牌。

賈慧妍在女子跳遠項目摘下銅牌。

周子雅在女子三級跳項目勇奪銀牌。
港隊在足球方面亦有收穫。男子足球隊和女子足球隊經過多輪比賽後分別奪得銀牌和銅牌。


男子和女子足球隊分別摘下一銀一銅。
女子籃球隊和女子排球隊分別為香港增添一銀一銅。


女子籃球隊和女子排球隊各摘一銅。
Text: Alexander Wong
Photo: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