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 Liu x Camp Four Bouldering Gym 由戶外攀回室內|Sportsoho 攀岩別冊

Angel Liu x Camp Four Bouldering Gym 由戶外攀回室內

 「多得這疫情!我留在香港的時間多了,而且我真的很喜歡攀石,便決定開這間Gym,同時又可以和攀石朋友多點聚會交流!」香港人對攀石的認識,大多由「搶包山」這個活動開始,因為不少參加者都是攀石運動員,而Angel Liu亦曾對攀石一無所知:「我剛開始接觸呢項運動時,係透過一個青少年服務組織嘅戶外歷奇活動認識,否則真係唔知咩叫攀石, 抱石當時更加未出現!」她亦因此一直都較喜歡戶外攀石,就這樣踏入攀石運動員的世界直至退役。近幾年明顯地室內抱石的人口不斷上升,她亦觀察到抱石的影響力而尋求轉變。

她說:「室內抱石比較方便,令更多人容易認識及接觸攀石呢項運動!」

名詞解釋:Camp Four - 來自美國Yosemite國家公園內的其中一個營地叫Camp Four,由於最接近美國人好鍾意去攀爬的Yosemite,一般攀石人都會去這個Camp,而且不用繩索去爬Camp Four裏面的一塊約五至六米高的大石,並在地面舖上軟墊作保護,這亦是抱石的源起。

 

 

A

廖曉瑩 Angel Liu

前港隊運動攀登代表隊成員。

她1995年開始接觸天然岩牆的攀石運動,其後一直深造,先後奪得星加坡運動攀登錦標賽女子難度賽、全國攀岩錦標賽女子難度賽及香港運動攀登公開賽女子高級組冠軍等獎項;現為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三級運動攀登教練。

開發攀登之路

Angel直言以往每年都至少會飛兩次去外國攀石,甚少留在香港,即使在香港時亦經常去戶外攀石,因此從未有開攀石場的念頭:「香港很多戶外攀石路線都是我和一小撮人開發的,始終喜愛戶外活動的人不會太多。」

不少外國攀石愛好者都曾為了挑戰香港的天然攀石路線慕名而來,Angel對此感到自豪:「講真香港都幾多石㗎,例如淨係馬鞍山我都開發咗唔少攀石路線,有長線,亦有天然抱石場;兩年前我都搞咗兩次戶外比賽,由於比賽需要場地和新線路,於是我就發掘咗百幾條⋯⋯淨係馬鞍山都有二百幾條路線!」她對戶外攀石如此熱愛,更令人好奇她為何會想開室內攀石場。除了因為疫情無法經常外遊,她認為更重要是想攀石的動力:「室內抱石可以當作戶外攀石嘅練習,尤其夏天多雨,若空閒時遇著天氣差就去唔到戶外攀,始終都不想浪費可以盡情攀石嘅日子!」她又笑言,香港太多人是「夜鬼」,有時放工夜晚都想攀石,便可以去室內抱石場「過下癮」。

運動攀登之路

Angel認為,私營室內攀石場推動了抱石文化,亦有助運動攀登在香港的發展:「室內抱石場就好似健身室,香港都有好多健身室,甚至有啲24小時開放,當抱石場愈來愈多,好似健身室咁普遍,大家覺得容易接觸,便自然會多人玩。」她由戶外攀石開始,深明攀石要求的裝備有幾多,對新手來說可能不容易入門:「如果攀爬高牆,無論如何都要設置安全繩、安全帶,還要有安全扣、安全頭盔、攀石鞋,這些都是基本。康文署場地雖然可以免費使用,但就要有訓練牌照,而且必須自己帶裝備和器材⋯⋯」而一般室內抱石牆高度只有四、五米,地面亦舖有防護墊,大多場地更提供攀石鞋租用服務,相形之下的確容易「入手」得多:「我開了場後都發現經常有新手來試玩,也有人報我們的教學班,相信會愈來愈多人有興趣!」當這項運動更加普及,才有機會爭取更多關注和資源投放到培育運動員身上。

如前所述,Angel提到抱石可作為戶外攀石的訓練,兩者技術上既有相似之處,趣味卻不一,因此有不少人在室內熟習抱石後,會想「進深」挑戰戶外攀石;當然也有人在抱石技巧上愈鑽愈深,由朝「煲」到晚:「戶外攀石可能多啲刺激、挑戰;室內就安全啲,但係可能難度又會高啲咁,而且變化可以好多、好有彈性,同一組石頭可以改變角度令線路出現好唔同嘅變化。」所以無論是新手或經驗攀手,都能在室內抱石場找到自己的路線。

Angel熱愛戶外攀登,認為室內抱石可以當作戶外攀登的訓練。(Photo: Karen Chan)

室內抱石可嘗試更高難度的技巧。

Angel觀察到多了新手來試玩室內抱石,也有公司組團Team Building。

爭取訓練之路

這一年室內攀石場愈開愈多,Angel雖然驚訝,但也冀望這對運動攀登的發展也許會有正面影響:「因為政府在抱石方面嘅資源暫時未放好多,而運動攀登列入奧運之後都多咗家長有興趣帶小朋友嚟玩,希望自己嘅小朋友可以加入港隊。」港隊需要培育運動員,但亦因為缺乏官方管理的抱石場,很多港隊都只能在私營的抱石場訓練:「港隊會訓練領攀、速度和抱石等唔同項目,不過好多技巧嘅嘢都係喺抱石場練習會好啲,因為始終牆身矮啲,練習嘅次數、頻率同埋強度都會好啲。」

她由運動員身份退下來已多年,但仍然有留意香港運動攀登的發展,除了場地,她認為教練方面亦需要投放更多資源,無論是邀請海外教練來協助港隊提升表現,抑或提升本地的教練師資等,都仍有空間可以更完善:「日本隊在這十年間突飛猛進,我相信是因為他們訓練方面的資源充足,尤其運動員有很多商業贊助支持!運動員如果有贊助可以多點去參加海外比賽,吸收經驗是很重要的,與不同地方的選手切磋、開眼界,才會有所成長。」

新手摸索之路

雖說室內抱石相對安全,但Angel提醒新手也有不少重點要注意,例如挑選合適腳碼的攀石鞋、學會怎樣Fall (從攀石牆上掉下來)等,當然這些都是攀石場教練會傳授的基本知識,也和安全息息相關。Angel補充:「我覺得新手喺室內主要係學安全技巧,因為戶外嘅變化會大過室內好多,始終天然岩場,有可能會突然間石頭爆裂或者下雨,也有其他難以預計嘅情況,所以新手喺室內學識點樣應對攀石時遇到狀況時如何處理之後,再由有經驗嘅人士陪同去戶外體驗,自己吸收更多經驗之後,才能獨立去戶外攀石啊。 」 

訓練篇

先練大肌肉,再練小肌肉!

Angel:「最基本係由大組肌肉開始鍛煉,例如需要運用二頭肌、膊頭、背肌等去拉你上去;跳落地時就需要靠四頭肌。當大組肌肉力量足夠,而有一定技巧後,才去練細組肌肉較好。所以,指板鍛煉係比較進階嘅訓練,新手切勿心急啊!」

入門篇

1。了解場地特點
Angel指,大家要了解每一個場地都有不同設計和安全指引;另外也要留意每個場地的地墊軟硬度都不同,若是軟墊,跌落去雖然舒服,但就好容易扭傷腳;跌落硬墊則可能容易挫傷膊頭和手踭。

2。學識怎樣跌
每個新手都要學識怎樣跌才能開始攀爬,視乎情況有多種跌法,每一種都可以避免令不同部位受傷。Angel笑言:「若你避免所有可能受傷情況都仍然受傷,咁你真係唔好彩或者係真係意外!」不過,她也提醒可能是本身肌肉強度不足,需要加強訓練,「肌肉力量太弱時便容易受傷⋯⋯例如甩骹或者挫傷,好多時都係因為手抓力唔夠,捉唔準石頭,然後跌落地下挫傷。」

3。認識不同Hold握法
抱石的特別之處就是有很多不同設計、色彩繽紛的「石頭」(Hold),這絕非只為了美觀或識別線路,更需要攀爬者運用不同技巧。新手記住不同Hold的握法特點,便有助怎樣完成路線啦!

Angel:「因為我哋本身係鍾意戶外攀石嘅人,始終都想將outdoor嘅風氣混合喺呢個場裏面,所以我哋會設置比較多好細嘅hold;而作為訓練嚟講,爬得多細hold或者玩得多呢啲風格嘅話,出去戶外攀石時就會覺得容易上手。」

Jug / Bucket
較大型的Hold,握法是用手指包覆,比較容易抓實。

 

j
p

Pocket
有指洞的Hold,通常只能放入一至三隻手指,比較難用力。

Crimp
比較細和窄的Hold,令攀爬者必須用指尖去抓握。

c
p

Pinch
需要拇指和其他手指同時握住的Hold,有大有細,對指握力有較高要求。

Sloper
通常是弧形或斜面,需用手掌包覆利用磨擦力抓住。

s

Text: Nicole, Kuen
Photo: Mr C
Design: 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