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奧運女力 - 陳諾思 (花劍)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花劍—陳諾思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花劍—陳諾思

香港女子花劍新星陳諾思(下稱:Daphne),前年年尾才首登成人賽季,不足一年已曾在上海大獎賽爆冷擊敗當時世界排名第四的意大利名將Alice Volpi而聲名大噪,其後再在杭州亞運勇奪兩面銅牌而回。在今年三月美國華盛頓的花劍大獎賽,她首度晉身國際賽十六強階段,賽後篤定以亞太區第二名的身份取得巴黎奧運資格,年紀輕輕已成為港隊史上第三位闖進奧運的女花劍手。

2024年3月,Daphne接上奧運的軌道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花劍—陳諾思2

 

 

 

陳諾思
2005年生
女子花劍運動員

主要榮譽:
—2023杭州亞運女子個人花劍銅牌
—2023杭州亞運女子團體花劍銅牌

奧運選手初發芽 從哭泣女孩蛻變成劍道英雌

Daphne小時候已涉獵不同運動,在父母帶領下六歲開始學習劍擊,延續超過十年,至今依然劍不離手,這運動也最終改變她的一生:「小時候勇於接觸不同運動,唯獨是劍擊曾令我感到膽怯至哭泣,也曾想過放棄。」Daphne憑藉堅持,久而久之反而愛上這運動,並在十一歲加入體院接受訓練。

與其他曾接觸的運動相比,她特別鍾愛劍擊運動的「變數」:「除了自身的動作需要做好外,劍擊手需要根據對方的轉變,而作出臨場應對。」這種多變的特點,讓劍擊脫穎而出成為Daphne的最愛;而劍擊運動,則讓Daphne實現了那些年的奧運夢。

Daphne最喜歡劍擊的高互動性和多變性

小女孩發奧運夢

開始習劍約兩年多後,當時只有約八歲的Daphne開始得悉奧運劍擊賽這回事,但未具體知道其意義。直至2016年里約奧運,始認識甚至萌生參與奧運的想法:「我記得當屆有觀看張家朗的賽事,當時亦有幻想過,如果我也能站在那壯觀的奧運劍擊會場,燈光聚焦在賽場的劍道上,應該會是相當有型、自己相當享受的一刻。」

Daphne坦言當時感到奧運遙不可及,只是當時小女孩的純幻想。僅第二季參與成人賽的她,只以平常心嘗試接觸世界賽,希望了解自己水平,沒有想過要以衝擊奧運為目標:「劍擊生涯的終極目標當然是參與奧運,但確實沒有想像過2024年便實現。」去年世錦賽打入三十二強的Daphne,積分上有很大進帳,始萌生挑戰今屆奧運的想法,但主要是推動自己的表現為目的,並非抱著「非成功不可」的心態:「我認為平常心,盡力打好每一場的心態,是其中一個讓我最後成功打入奧運的原因,因為這心態不會給予自己壓力,自然有助發揮。」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花劍—陳諾思

手套上保留參加各大賽事的印章,都是Daphne一步步闖進奧運的印記。

初登奧運舞台 抱平常心發奧運夢

2023年初戰杭州亞運,一舉奪得個人及團體賽的銅牌,Daphne所持的心態也是平常心:「疫情延期,令我得到亞運入場劵,當時未參與過如此大型的運動會,也是以嘗試和體驗的平常心參與,最後反而得到驚喜。」Daphne認為大型運動會的場地佈置和燈光等,都與其他劍擊世界賽有所不同,「亞運會的經驗,說不定心理上有助我出戰這次奧運。」

Daphne曾參與每年一度於巴黎舉行的劍擊世界盃,除了期待重回這個城市,也笑言期待入住奧運村:「我知有不少出色的運動員會參與這屆奧運,如一些NBA的籃球球星,因此也相當期待會否踫到一些世界級運動健將。」初戰奧運,Daphne指與爭取奧運資格和參與亞運一樣,也是平常心去看待,目標是珍惜和享受這個四年一度的體育界最高殿堂,以吸引經驗為最大目標,得到佳績與否也同樣平常心面對。不論成敗,以平常心勇於應對各種變化,以平常心享受追逐過程,Daphne憑她手上的劍,為人生增添色彩。

陳諾思眼中的女性魅力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花劍—陳諾思5

「不論男女,能活出自己人生,為理想奮鬥過,即使最後失敗,但享受過追逐的過程,已經是漂亮。」

Text:Leo
Photo:Conrad、Olddog、Lucien、IOC、受訪者提供
Illustration:ArYU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