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運動會手球測試賽|輝之筆去
全國運動會手球測試賽|輝之筆去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十一月九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由粵港澳三地合辦,香港承辦八個項目,當中男子手球賽會在啟德體育園舉行,早前二月份我們就在場館進行了測試賽。今次手球測試賽是首個全運會測試賽,當中的規格都按全國運動會標準進行。

主場館感受
全運會今次由粵港澳三地舉辦,配合啟德園區開幕,話題性十足。以往全運會的關注度未必很大,但全運會作為國內最高規格的運動會,所有配套、比賽張力等等都不遜於亞運會及奧運會。我曾經出席過2017年天津全運會,感覺與另外三屆亞運會相比之下,2017年全運會是最為深刻。亞運會的配套,全運會會有。而亞運會沒有的,全運會亦都有。國內運動員最重視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只屬其次。
首次在啟德體育園新場地進行賽事,各界都非常關注各個事項。完成今次測試賽後,我個人整體感受都非常良好。所有安排、入場程序、場地設施、燈光等等。開場前我們得知早前籃球測試賽有球員表示燈光有影響表現,於是我們試用場地時都特別留意並輕微調較一下,最後在比賽時都沒有覺得有問題。
除了場地測試,球隊亦是測試的一部份。球隊表現是球場質素最重要的指標。往往我們的表現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平日我們練習都是練球場內的事情如戰術技術等等,但場外因素尤其影響,作為球員都需要「訓練」。例如賽事的熱身時間,第一天我們大安旨意在第一場結束後才到主場館熱身,誰不知一進入場地熱身不足五分鐘便要離場準備入場儀式,讓我們大失預算。還有賽後要進行訪問,行走路線等等,都是與以往有所出入。
場外因素
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場外因素——主場作賽。主場意味入場觀眾會有自己的家人、朋友、學生等等一個個熟悉的面孔。突然有那麼多人入場支持,想落場表演一下都無可厚非。然而,球隊對比賽部署都會有所安排,教練亦會按情況作出適當換人,務求要最好的效果,無可避免會犧牲球員的落場時間。老實說,經歷今次測試賽,我們球隊都正正面對這個問題,大家都期望落球場,但比賽時間就只有短短兩場,未能滿足所有球員的落場時間。屆時全運會正賽會在一星期內比賽五場。體能分配便成為我們的最大挑戰,今次兩場都未成挑戰,因此有人歡喜有人愁。
從沒有想過一次測試賽,能夠測試那麼多的事情,有我們預想到的,亦有我們預想不到的。但慶幸還有半年時間,為正賽做好準備。

Text:謝永輝
Photo:作者提供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4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