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專訪劉健斌|Side Story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
專訪劉健斌|Side Story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Side Story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手球(男子)項目測試賽於2月22-23日在啟德體育園的啟德體藝館舉行。港隊於決賽以20:28落敗予全國冠軍江蘇隊。江蘇自2021年起已連續4年奪得全國錦標賽冠軍,港隊兩個月前的成績證明了球隊有力在今年11月的正賽與國內強隊爭逐,甚至有奪得獎牌的機會。

「我們的(隊友兼物理治療師)葉冠英經常說,我們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香港是其一主辦,地利就是在全國主場出擊,人和就是我們處於一個很好的年齡,我們有好經驗,而推出來的人『好打得』,我們還是在一個球員的巔峰時期。」港隊副隊長劉健斌說。測試賽的最大意義,在於發現與江蘇的距離不遠,今次主場地標(Debut)戰會以獎牌為目標,希望為香港手球豎立一個里程碑,也以行動勉勵後來者 --- 只要有心,香港的水平絕對不低。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Side Story

劉健斌 香港手球代表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Side Story

測試賽其實測試甚麼–規則

全運會作為國內最重視的綜合運動會,其重視程度甚至比亞運更高,因為這是全國各個省份爭取鎂光燈的舞臺,不同省份主辦皆有其獨特性,其成績對未來不同項目的發展攸關重要。今屆全運會由大灣區(香港、澳門,廣東)合辦,對手球項目的規則帶來一些決定性影響,「手球在中國規則一直有點與世界不同,它有一種『Sky Play』的打法,就像籃球般叫作『拆你屋』(alley-oop)的空中接球並第一時間入球,這種球會算作1.5分。」劉健斌說。所以國內的手球的總分往往有.5分出現,而當中也涉及主觀判斷,「然後還有國內特有的快攻,當球證認為是一個快攻的話,也會有1.5分出現。」這兩方面都是國內手球才有的規則,其中Sky Play其實是沙灘手球的規則,而快攻則是國內才有的打法。「其實國際規例裡,基本上都不會有特別extra分數,所以這些打法只有國內裁判會執法,不會有香港裁判亦未必會有世界或歐洲的裁判會來。」

可是,今屆全運會香港手球終於迎來一個主導權,「國內手球一直都是打國內規則,那麼今屆總會(大灣區全運會主辦方)那邊就上去與賽會(全運會會方)釐清規則,究竟現在將會打怎樣的規則?最後我們是主辦方所以就有一個bargaining power,就會打世界規則,這方面就是測試賽第一件事,就是落實去打一個規則。」快攻有特別分數與世界規則有很大分別,就像籃球射3分會比射2分多一半分數時,大家都會以更高分數的打法為先;著重打快攻,令手球成為一種非常體力化的競技,「我們其實很怕打這規則,因為畢竟國內對手體能很強,而且他們很慣常打,跟他們鬥快攻的話,經驗、反應等都輸蝕。」另外,國內執法尺度也與香港差別很大,「他們對於身體接觸的容許程度好高,例如一些我們已經認為是犯規的動作,他們不認為是犯規,而球證的尺度可以很不同,有點是用主觀感覺去判斷。所以他們的尺度,我們要適應並調整。這也是測試賽重要的部分。」

測試賽其實測試甚麼–配套

除了賽事規則及執法,測試賽的另一重點是全運會賽會與主辦方的合作,「全運會有幾個方面的單位,例如中國協會和香港協會,跟傳媒合作時場地應該怎樣安排?熱身場館及比賽場館之間的路線應該怎樣?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觸比賽場館,所以都要測試。」對賽會來說,其中一個大挑戰是住宿,「可能要考慮早點預訂酒店,因為附近的酒店位置很有限,另外就是要不要預備旅遊巴?旅遊巴會不會有交通問題?今次友隊選擇了有多近就住多近,他們是行過去場館的。」但到11月的比賽時,還會否有這個配套,阿斌苦笑說實在難講。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Side Story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Side Story

對手球發展的願景

現時阿斌除了港隊的身分,另一身分是教練。他現時執教林大輝中學、拔萃男書院及拔萃女書院,其中拔萃女書院是第一年正式執教,執教男子隊及女子隊,他的風格很不同,「首先我是性別歧視,我一定歧視男生,男生有問題時我一定會大大力地罵爆他們。但女生我是容忍度很高,男和女最大的分別就是他們的專注程度差距很大。對男生來說,手球競爭很大,他們主項是手球,所以他們接受程度應該要比女生高。對女生來說,手球則只是其中一項,我反而會想用一個開導的方式,或者是令她們有興趣的方式,想讓她繼續打下去。」

手球屬於團體球類運動中的大項,但在香港發展上卻相對邊緣化,這與香港場地問題、項目配套、文化等相關,「在早前那個精英賽的幾個星期,女生們(拔萃女學員)除了在圖書館讀書外,其餘的時間都在啟德場館,賽程密麻麻,我都有擔心他們會不會受傷,但是她們的發展就是這樣,有些還是中六的,要預備考試。」香港的運動發展愈趨精英化,當中女子尤甚,不少運動員「身兼數職」,同時競逐幾個項目,到大專開始運動員會需要選擇一項專精發展,阿斌認為手球在現階段比籃球、排球都未必有優勢,「其中一大問題是場地,其實手球是一個室內項目,但礙於場地問題,我們一直都只能在室外作賽,唯有學界精英賽才爭取到啟德的場地,這方面就連手球甲組聯賽也做不到。」比賽因天雨問題動輒需要延期,在室外場地作賽大大提升受傷風險,對項目觀感上一直有不良影響,這問題多年以來皆處理不了,阿斌認為,全運會可能是一個機遇去迎來轉機。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Side Story

目標:成為精英項目

「第一件事是我們想爭取入體院成為精英項目。因為多了支援的話,很多配套就不同了。硬件提升了,球員也少了藉口練習質素不好或怎樣,這是第一。第二就是我們現在很多教練都是在身兼港隊身分,一邊在練球,另一邊回到學校裡面去教隊,帶給他們的是現在港隊的那一套,或者是我們所謂比較上接近職業的那一套;相比以前『各處鄉村各處例』的方式會較為統一了,亦即是更容易去接軌了。未來再將這些學生送上去港隊,靠他們的能力去考到港隊到時候我相信他們在技術的發展上一定是會有顯著的提高,我其實是很烏托邦的,我覺得香港手球可以走得遠很多。」

成為精英項目,必須要打到成績回來。在阿斌心目中,全運會將會是重要一步,也將會是影響港隊隊員們各自的學員的重要賽事,「可能我這代未必做到很多,但我眼見到是有潛質的學生,而去到他們那一代就有機會了。我很感激自己是港隊身份,某程度上是會得到學生多一點尊重,因為總會有些學生會和你對立,說『又不是你在打,又怎知道怎麼做』,但當你多了這個身份,你就可以做些實際的事,以表現去說服他們。」阿斌認為,全運會在主場的意義,是讓後輩實實在在地感受全國最高水平是怎樣的一回事,假若在全運會做出一個好成績,將會是手球項目的一個重要機遇。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Side Story
全運會手球地標戰 港隊盼捉緊機遇|Side Story

手球只有在學界精英賽才爭取到室內場地作賽

Text:Jack
Photo:Alan Li、Peyton、Stephen Yau、Taylor Lee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5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