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甩功運動養生|中醫卷

平甩功運動養生|中醫卷

平甩功運動養生|中醫卷

自新冠疫情期間,未能外出走動,缺少運動機會,更談不上外地旅遊,鬱悶家中,有點無奈,自覺精神不振,影響情緒。偶爾觀看網上視頻,發現「平甩功」運動,嘗試練習,因可於任何地方起動,佔地不多,簡單易學,老幼皆宜。短短的時間已能讓我於運動中調息呼吸,自然擺動,活動四肢,感覺解開鬱悶,提升氣力。

「平甩功」是當代大師李鳳山師父,以適應現代人的生活,融合達摩「易筋經」和張三豐「太極拳」而成的簡易養身功法。「平甩功」沒有什麼練習禁忌,練習的時候是全身放鬆,手自然擺動,鬆中有動,動中有鬆,陰陽調和,剛柔並濟。「平甩功」鍛鍊,能讓氣血到達四肢末梢排出不潔之氣,而且十指連心。鍛鍊後,感氣血會回流循環到五臟六腑,使全身氣血暢通、筋骨舒展,靈活有彈性。

李鳳山師父認為,一般運動時主要是多用體力,肌肉處於繃緊而非放鬆,一不小心會容易受傷。「平甩功」出自易筋經與太極拳,能讓氣血達四肢末梢,暢通經脈筋骨。「平甩功」是動靜兼顧,人若過靜,恐會氣血呆滯,過動會變成體力消耗。而平甩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身心放鬆,令氣血循環,循環好,身心自然舒泰。

「平甩功」是氣功的一種通過甩手動作,使全身氣血通暢,緩解情緒壓力,增強機體免疫力。動作簡單,雙腿與肩同寛,平衡站立,心情放鬆,呼吸自然緩和,兩手平舉到胸前,保持平衡,掌心向下。兩手像鐘擺一樣前後自然甩動,保持輕鬆規律,不需用力,亦不要忽快忽慢,數分鐘後或感身體出現暖和,氣血暢通致四肢末梢。如無法站立或膝關節退化者,可坐著甩手動作,同樣能感受到氣血通暢的效果。

據說甩手運動能增強人體腦部的內啡呔(Endorphins)產生,從而達到鎮靜、安神及穩定情緒。有些醫家認為,由於甩手運動時雙臂前後搖動,雙膝同時微屈動,人為了維持身體重心,腳掌自然會一虛一實地踩及放,從而按摩腳板底穴位的作用,故有保健四肢關節,調和氣血的功能。

「平甩功」如何運作

1 雙腳與肩同寛,平衡站立,呼吸自然。雙手輕鬆伸直,平舉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2 然後讓手像鐘擺似的自然往後甩,甩到哪裡算哪裡,保持放鬆,不需刻意用力往後抬舉。甩到舒服的位置,慢慢地把手甩回胸前,雙手輕鬆打直,保持平衡,五指微微舒展。
3 每甩到第五下,手往後甩的同時,雙膝微微下蹲,腿部輕鬆的上下彈動兩次。
4 然後重覆上述動作,約20-30分鐘。

練習時注意事項

1 腳踏實地。
2 雙手在胸前伸直擺平。
3 保持身體左右平衡。
4 手不必刻意往後甩,每次讓它自然落下來即可。
5 每甩到第五下,膝蓋保持彈性,下蹲兩下。
6 蹲下時候,視個人放鬆程度,不需過於高蹲或低蹲。
7 速度不要快,保持輕鬆,否則甩快了反而會有繃緊之感覺。
8 初學者每日練習約三十分鐘,建議以十分鐘為一個單元,單元之間休息十至二十秒,再繼續做餘下兩個單元。完成三十分鐘後,可能四肢有酸麻的感覺。

「平甩功」的效果

1 增強身體韌性和彈力。
2 有助肩、膝關節靈活,舒緩關節退化。
3 鬆中帶沉,不會心浮氣躁;動靜合一,形神集中。
4 練習時,要內外平衡,十指連心,令心神集中,自然有心平氣和功效。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想認識更多中醫資訊?請向社康註冊中醫師查詢或瀏覽中醫服務網頁:
https://www.ucn.org.hk/zh-hant/services/chinese-medicine-service/

Text:陳燕桃
Photo:資料圖片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