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四徑拍攝|Behind the Shots
淺談四徑拍攝|Behind the Shots
今年進入拍攝四徑第四年,賽制改變對攝影師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活動開始前六小時才對外公布出發時間,不但讓挑戰者不能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及計劃行程,其實連攝影師亦同樣受到同等影響。大家只知道在一月二十九號開始,所以一月二十八號傍晚六點已要進入備戰狀態,而最後實際開賽時間為二十九號晚上九點四十四分,所以即使賽事未開始,大家的精神已經累積一定程度的疲累。
拍攝亦變得只有6小時作出計劃,因為起步時間會影響拍攝地點的選擇,同一個地點因為時間不同,展現出的效果可以差天共地,例如日光熙來攘往的一個拍攝點,如果變成夜晚可能因為附近缺乏環境燈光,而變成一個沒有吸引力嘅地點。拍攝通常我都只用一般公共交通工具,收車時間及拍攝地點的規劃要更仔細。基本上開跑後所有事情都變得不可控,數字上計算與衛星定位的資料,通常只可以作為參考,隨時會因為參加者稍稍跑慢,或自己貪心影多一兩位跑手,便會面臨沒有車離開的尷尬情況。(你肯call的士都冇人肯來接你呀)
在拍攝計劃中,其實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畫面,便會知道自己應在什麼時間及應該赴什麼地點拍攝,並估算可行性。不過今年最無法預計的是電影《香港四徑大步走》上映後,大批市民蹲在拍攝點附近圍觀,甚至跟跑及訪問,大大增加拍攝難度,本來空間充裕的地方變得像街市一樣,甚至出現爭位情況。但細心一想,何不將這批觀眾放入畫面中?這點會在其中一張作品中再詳談。
亦因為今年圍觀觀眾甚多,以往不停的變位拍攝變成高難度動作,所以有時遇到相熟攝影師已經站在自己原本想去的位置,再望望他的鏡倒,大致估計到成品的畫面,自己就不會過去,自己再思考新的角度。我其實頗喜歡這種默契,大家猶如漸漸變成一個互相信任的團隊。大家一齊影,就有更多變化!

原本打算一早上去彎曲山嗰邊影佢哋,勝在環境夠開揚夠多變化,但由於跑手腳程問題,頭車上到去天又未光,會好難處理。立即變陣轉去牛耳石山同嶂上附近。但係呢個地方開揚位唔多,而且早上天色仲係好灰暗,難做到有特色嘅相片。好彩最後揾到一處密林通道連接出去一個光位,叫做喺陰天嘅時候都做到一定程度嘅光差,最後做出呢一個走出黑暗嘅作品。

Nugo坐地鐵由藍田去太古呢一轉其實比之前更加難搞,拍攝時間雖然已經係夜晚人比較少,但係圍觀打氣嘅市民好多,而且仲有一批市民加埋非常進取嘅媒體一齊跟跑過地鐵,場面頗為驚險。Nugo今次甚至喺龍津都冇食嘢,直接衝入地鐵站,比起前年挑戰嘅疲累同焦急狀態上好好多,喺等車嘅時候仲要照顧各大傳媒等大家可以影到相,甚至訪問,就更加攰上加攰。雖然場面混亂,但都要隨時留意身邊環境嘅元素整合,例如今次我就將地鐵入邊請勿衝門呢一句標語配合Nugo好想快啲上車嘅動作,完成咗一張「我好趕時間」嘅有趣嘅畫面。

之前一晚喺地鐵站影完相之後,返到屋企細心一諗好似有啲嘢我做漏咗,先至醒起其實今次咁多市民喺側邊打氣,而我好專心咁掛住影Nugo,無將太多觀眾納入畫面入面,失敗!不過唔緊要,我知道仲有中環碼頭呢個機會,但當Nugo到達嘅同時,其實另一位跑手范sir亦差唔多去到地鐵站,當時我真係糾結咗好耐,心中好想影范sir,但係Nugo喺碼頭嘅氣氛相其實對我嚟講都重要,當諗到呢點嘅時候就再記返清楚其實呢類嘅氣氛相我未有,最後選擇去碼頭。我行咗去近橋嗰邊捕捉Nugo落橋,影到Nugo跑過我之後一擰轉面就發現原來已經人山人海,擾攘一輪之後,Nugo終於企咗喺碼頭入口前面飲嘢,我就即刻後退多幾步盡量將身邊嘅觀眾塞爆個畫面,等大家可以知道現場萬人空巷嘅情況。所以有時真係一路影要一路回想返一啲遺漏嘅細節,取捨過之後再隨機應變去調整拍攝計劃,就可以將一啲漏咗嘅嘢補返齊。

挑戰者喺中環去梅窩呢一程船入面,其實都係必影環節,今次Kimmy個支援者Tony非常細心,選擇咗喺船尾嘅位置休息,對我哋拍攝嚟講亦帶嚟唔少方便。船公司對一大班拍攝者亦抱有好大戒心(嚴格嚟講,我哋要事先申請拍攝),始終會影到其他乘客俾人投訴就大家都難做,所以我哋都會盡量喺唔影響到其他乘客嘅情況下去影。當支援者一路幫Kimmy按摩,最容易就係捕捉佢有情緒嘅表情,呢類型嘅相通常只會喺休息嘅情況先會出現,所以揀啱時間地點去影,就會比較容易捕捉到想要嘅畫面。

對於一個297公里嘅挑戰嚟講,支援者同跑手之間嘅關係,除咗物理上幫佢拎嘢整理行裝同運送佢去下一個起步點之外,其實心理上亦都有好多功夫要做。Kimmy其實喺船上不斷食嘢,落船後亦都坐咗好耐攞住個飯盒好慢咁食,呢個場面一啲都唔陌生,就係唔想出發嘅徵兆。呢個時候支援者嘅作用就好大,諗盡辦法幫佢克服呢個心理關口,細心幫佢整理好全套裝備,目標就係成功送佢出發。作品就係捕捉呢一個時刻,Kimmy眼泛淚光一臉唔願意嘅樣,而Tony就一邊氹佢一邊幫佢搞好啲裝備,最後當然成功出發到啦!

其實唔少挑戰者會留喺梅窩碼頭休息,之前亦都提及過,好多情緒嘅畫面其實只會喺佢哋休息嘅時候先捕捉到,而且一瞬即逝。始終唔少跑手喺跑緊嘅途中都冇乜表情。就算休息嘅時候,除非受傷,如果唔係都唔會長期展露出辛苦嘅表情,所以好多時都要企定定一個位去幻想同埋等,有冇相其實真係話唔埋,好多時都靠彩數。

去到影終點環節,我對自己有一個要求,就係希望每一位跑手衝線嘅過程都影到一張唔同嘅作品。特別係噴香檳環節,有時會因為現場光同跑手髮型、性別、或者其他特徵去配合創作。脇屋先生髮型較短,皮膚較為深色,同香檳噴上去嘅水花對比較大,臉部輪廓深以及有鬚根,出嚟效果會比較多細節位可以睇到。係非常適合以噴香檳大特寫嘅方式處理,效果亦出乎意料咁好。

今次拍攝同之前最大嘅分別係,放棄咗影一班跑手到達梅窩嘅情況,以換取五個鐘頭睡眠時間,所以去到Glen返嚟嘅時候,人仲非常清醒,應變力同把握力可以話同前年只瞓得一個鐘差天共地。喺影噴香檳環節,其實大部份嘅攝影師都會選擇正面對住跑手拍攝,正面拍攝嘅壞處就當然係要同所有人一齊逼喺嗰度,企定咗你好難再走動,而且全世界企喺同一個位,你都好難影到新花樣出嚟。所以有時我都會揀一兩位挑戰者,噴香檳嘅時候企喺佢哋後面去影,咁樣除咗可以將身邊嘅觀眾、郵筒、主辦者Andre等必要嘅元素都納入畫面,喺後面睇香檳嘅水花出嚟嘅效果其實仲靚。不過壞處就係你全身嘅所有器材都會比香檳噴濕晒,不過影相就係咁,想有機會得到收穫,就需要有付出!而且有朋友特登將幾條LED燈貼咗喺旁邊欄杆,打出嚟嘅水花更加立體,成為今年挑戰其中一張我最滿意嘅作品。
後記
今年聽到身邊唔少人唔理解,點解一大班攝影師會走去影四徑,乜都影一大餐唔知你哋喺度做乜。四徑對於我嚟講係每年嘅一大挑戰。除咗幫一班自己極為尊敬嘅挑戰者做個記錄之外,拍攝自由度亦超高,出發去影相定係返屋企瞓一陣?其實都係一念之差(哈哈),變相係對自己計劃同執行力嘅一個考驗。而我哋一班攝影師亦非常習慣即時發相,除咗向大眾報導活動情況之外,支援者其實亦都可以喺相入邊睇到好多唔同嘅訊息,以便佢哋隨時對支援作出調整。再者個挑戰咁長時間,攝影師又會經常走去大眾目光以外嘅地方,雖然據我所知大會已經安排咗好多跑山高手喺唔同地方作出監察,我哋亦變相成為一重少少嘅安全網,當見到有問題嘅時候可以即時通知大會。不過講到底,四徑嘅魅力真係影過就會知道,有時平日行到某啲活動地段都會心思思喺度諗吓,下年呢個位唔知咁樣影好唔好呢?大家下年再見啦!
Text、Photo:Lucien Chan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4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