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我的002

被討厭的勇氣|我的002

被討厭的勇氣|我的002

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國際奧委會透過人工智能技術,分析運動員社交媒體帳號的留言。大規模的篩查識別出152,000則涉及語言暴力的惡意留言。Facebook、Instagram、X及TikTok 四個平台迅速將不當留言刪除,以保護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和安全。巴黎奧運會的選手村亦設有心理支援服務和24小時熱線,為遭受網絡欺凌的運動員提供適切的幫助。

網絡欺凌對於運動員來說並不罕見。社交媒體普及,讓運動員能夠被大眾認識,但同時亦令他們容易成為滋擾的對象。每當我比賽成績下滑,社交媒體上各種嘲諷和中傷也會接踵而來。一開始有匿名用戶因為我常常只得銀牌而給我冠上「環球亞軍小姐」的稱號,又或者批評我在賽場上的表現。面對這種留言我通常都一笑置之,覺得他們可能生活不愉快,需要找個對象發洩而已,因此連舉報用戶、把帳號拉進黑名單都懶得。

後來,留言變得愈來愈頻繁,不是一條接一條,而是一浪接一浪。內容也變得愈來愈離譜,開始與球技和比賽成績無關。訊息包含歧視、恐嚇和人身攻擊,甚至罵及家人,詛咒我「全家死於癌症,淨化人類世界」。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很惹人討厭,也因為無從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和意圖而感到不安。假帳號背後可以是賭球輸了的陌生人,也可以是躲藏在身邊的熟人。為了保護自己,專心比賽,我索性把社交媒體帳號交由朋友管理,眼不見為淨。

然而,運動員也不過是人,心理質素再好,長期飽受鍵盤戰士的攻擊也會招架不住。中國花式溜冰運動員朱易、台灣拳擊選手林郁婷曾遭網民辱罵至萌生退意。加拿大網球手馬里諾、英國欖球運動員法雷爾不堪網民帶來的壓力而結束職業生涯。日本摔角手木村花、韓國排球運動員金仁赫、高玉敏更被逼上絕路,因而輕生,可見網絡欺凌可以造成嚴重和無法挽回的傷害,而這些例子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要有效地解決針對運動員的網絡欺凌很困難。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言行,也不能確保自己不被討厭,但我們可以決定如何做好自己。無論是在日常生活或網絡世界中,願我們都可以多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並給予運動員多一點包容和支持,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在默默承受著些什麼。在這個需要更多愛的世界上,我選擇當一個善良的人,也選擇專注於前方,因為勇敢做自己、大膽往前走,才能把那些聲音狠狠甩在我身後。

被討厭的勇氣|我的002

Text、Photo:劉愷婷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3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