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心率慢跑|Yoga Runner

低心率慢跑

低心率慢跑

我個人第一季賽季已完結,下回全馬賽事預定在第四季。東馬後,就聽從教練指示,休息了約3至4週,接著又重新開始練跑。剛踏入4月的香港,已經開始炎熱,沒有賽事的這段時間,其實是跑多了不少短距離的間歇跑和慢跑。今次回想並分享一下低心率慢跑。

適應低心率慢跑

一年半前的我,從來不多慢跑,疫情後跟隨了教練,他教導我日常慢跑不要跑太快,心率維持在140bpm 下。在開頭跑步練習控制低心率時,我有些抗拒,因為原來並不簡單,需要時間適應和調節。我是一個較為心急的人,本身順住慢跑短短的8公里,大概45至55分鐘完成;但要配合低心率,有可能約55至70 分鐘才能完成這短短8公里。頭幾週未習慣慢跑時,感覺跑姿、速度、時間等很折磨,尤其長距離的慢長課,感覺一直都未完成,時間真是過得好漫長,腿子也酸軟了; 但後來過了一段時間,發覺低心率訓練對身體有明顯的改變。

低心率慢跑

低心率慢跑好處

原來打好低心率慢跑基礎,在高強度練習時,就會突然充滿力量。後來看了不少分析,原來基礎建基在低心率慢速跑,長時間不停習慣,每次跳動離開心臟的含氧血液量也將接近最大量,這樣建立強大的基礎,對跑步有著不少的幫助。

不僅如此,慢跑時,身體會利用儲存的脂肪來獲取能量,而不是依賴我們所儲存的碳水化合物。  從新陳代謝角度來看,燃燒脂肪是一個更有效的過程,即是跑手整體上會消耗更少的能量,而且不會疲勞,並且能夠在比賽當天跑得更快。 有研究指出,花更多時間慢跑的跑手,最大攝氧量(VO2 max)和比賽速度的增益會增加約 1%。簡單而言,最大攝氧量越高,跑步中可以使用的氧氣就越多;肌肉中的氧氣越多,產生的能量就越多;產生的能量越多,肌肉收縮越強,就會跑得越快。

總結

對我來說,慢跑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許多好處,另外都磨練了我的耐性和自我控制力,即跑步不是每次都要快,跑得有策略和對身體益處才是重點。希望大家在夏天都多點輕鬆慢跑,能控制低心率更好,配合其他適當的高強度訓練後,就會愛上跑步。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