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大古典賽談到傳奇車手 Eddy Merckx|車轉公路
從五大古典賽談到傳奇車手 Eddy Merckx|車轉公路

騎公路車的你,有否想像過騎乘二百五十公里的感覺是怎樣?如果這是一場比賽的長度,那艱辛程度難以想像吧!公路賽中有所謂「五大古典賽(Monuments)」──五場歷史悠久的單日賽,長度約二百五十公里,跟環法、環意大利和環西班牙這三大賽一樣是備受關注的賽事。
在討論Eddy Merckx之前,先了解一下Monuments。這五個過百年歷史的賽事為Milano-San Remo、Tour of Flanders、Paris-Roubaix、Liège–Bastogne–Liège和Giro di Lombardia。除了Giro di Lombardia在每年十月舉行,其餘的都在三、四月間舉辦,為春季古典賽(Spring Classics)的項目。
Milano-San Remo
Milano-San Remo在意大利舉行,從米蘭出發,南下至沿岸城鎮聖雷莫。這是所有單日賽中距離最長的比賽,賽程一般約二百九十公里。賽道大致平坦,而賽事末段位於Cipressa和Poggio的兩個爬坡是勝負關鍵。賽事節奏在Cipressa爬坡不斷提升,將實力稍遜的車手篩走。Poggio爬坡則是車手發動攻勢的地方,在這裡突圍的車手將在終點衝刺決勝。然而,比賽亦有機會是車手在Poggio單獨突圍,或像Matej Mohorič在2022年的賽事一樣,在終點前落山路段拋離對手獲勝。
Tour of Flanders
Tour of Flanders是比利時Flanders Classics系列的焦點賽事,在比利時北部法蘭德斯舉行。近年賽事多在安特衛普起步,在奧德納爾德作結。賽程約二百五十公里,前段以平路路段讓車手熱身,進入賽事後半,凹凸不平的石春路賽道和密集的爬坡路段陸續出現,當中更有多段石春路爬坡,車手在交替的石春路和爬坡急速消耗體力,是一個挑戰車手應付石春路技巧和爬坡能力的賽事。
Paris-Roubaix
Paris-Roubaix在法國舉行,從巴黎北部出發,以魯貝市的戶外單車場作終點。賽事長約二百五十公里,以密集的石春路路段聞名。賽程中二十多段的石春路,總長約五十公里,凹凸不平的路面,夾雜長年累月車輛行駛造成的泥坑,令摔車、爆胎、機件故障成為家常便飯,而顛簸路面亦令車手體力急速下降,讓這賽事被冠上「Hell of the North」的惡名。
Liège–Bastogne–Liège
Liège–Bastogne–Liège是歷史最悠久的賽事,是Ardennes Classics系列賽的壓軸戲。在比利時舉行,從列日出發,向南抵達巴斯通,再折返列日,長約二百五十公里。除了終點路段,賽事無甚平路,繁多的爬坡令賽事總爬升可達四千米以上,這是一場爬坡車手專屬的單日賽。Liège–Bastogne–Liège的完結,代表春季古典賽結束,賽季進入三大賽的時候。
Giro di Lombardia
Giro di Lombardia因在秋季舉行,被稱為Race of the Falling Leaves。賽事在意大利倫巴底進行,長約二百五十公里,跟Liège–Bastogne–Liège相似,是一個以爬坡為主的賽事,主要差別是Giro di Lombardia的爬坡頻率較低,但總爬升可達五千米以上,長距離和陡峭的爬坡更考驗車手的爬坡能力。

有一個人,他曾勝出所有Monuments,更四度在同一年內獨攬三場賽事冠軍,後無來者,他就是Eddy Merckx!
Merckx好勝心強,決心贏取所有出席的賽事,被冠以「食人魔(Cannibal)」的外號。他在一個環意大利分站開賽前,被記者問及有否取勝的打算,他告訴記者:「你為甚麼這樣問?你認為我在這裡做甚麼?看其他人勝出嗎?」

Eddy Merckx
Eddy Merckx活躍於六、七十年代,除了四度在同一年內勝出三場Monuments,他職業生涯共勝出十九場Monuments,無人能及。Merckx曾勝出賽事多不勝數,包括十一次三大賽:環法、環意大利各五次,環西班牙一次,亦是三屆公路世錦賽冠軍。戰績彪炳的Merckx堪稱比利時民族英雄,在布魯塞爾有一個以他命名的地下鐵站。
他的比賽作風就是不斷的進攻。他的副手Jos Bruyére曾說不論環法或環意大利,他在爬坡賽事的策略只有一個,就是不斷保持節奏將突圍對手逐漸追回,讓Merckx發動最後攻擊勝出賽事。
在巔峰時期,只有西班牙車手Luis Ocaña能跟他較量。Ocaña在1971年環法一度在總排名領先Merckx,後來因傷退賽,始終不能擊敗Merckx。
現今車壇,兩屆環法冠軍Tadej Pogačar的風格跟Merckx相似。他能否成為另一個Eddy Merckx,大家拭目以待!
Text:Tim Tse
Photo:A.S.O.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