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極限的Hour Record|車轉公路
挑戰極限的Hour Record|車轉公路

UNIPUBLIC / CXCLING
56.792公里,大約是由沙頭角中英街到赤柱市集的路程距離。據網上地圖的運算,這段路車程需時約52分鐘。2022年十月八日,Filippo Ganna在瑞士格倫興室內場地單車場,用一小時完成了這距離的踩踏——這就是我們接着要討論的「Hour Record」!
Hour Record的由來
顧名思義,Hour Record就是以單車在一小時內完成最長距離的紀錄。早在十九世紀,便有挑戰這項紀錄的記載,以當時流行的Penny-Farthing單車進行。Penny-Farthing就是有着巨大前輪的單車,即是大家印象中那種古董單車!
國際單車聯會(UCI)於1900年成立,成為Hour Record的官方紀錄機構,其後亦訂立了挑戰Hour Record的規則。現時Hour Record的挑戰都是在室內場地單車場進行,車手須配備合乎UCI規格的單車和裝備。挑戰Hour Record的車手在單車場內不停繞圈60分鐘,再計算完成距離。UCI亦嚴格執行反禁藥規定,除了事後的藥檢,挑戰者亦要乎合UCI的運動員生物護照 (Athlete Biological Passport) 要求。
Filippo Ganna為男子Hour Record紀錄保持者,女子紀錄則由意大利運動員Vittoria Bussi在2023年十月創下,成績為50.267公里。

Filippo Ganna (UNIPUBLIC / SPRINT CYCLING AGENCY)
Filippo Ganna挑戰Hour Record
意大利職業單車手Filippo Ganna隸屬INEOS Grenadiers車隊,現年二十七歲,已是兩屆公路世錦賽個人計時賽冠軍。他在場地賽亦所向披靡,是多屆個人追逐賽和團體追逐賽世錦賽冠軍,亦在上屆東京奧運拿下團體追逐賽金牌。Hour Record挑戰跟計時賽和追逐賽要求相似,車手都要維持高水平的力量輸出,保持高速行進。Ganna這位計時賽和追逐賽能手,挑戰Hour Record有着過人優勢。
2022年八月,即是在Ganna挑戰Hour Record兩個月前,INEOS Grenadiers教練團隊中的表現工程師(Performance Engineer)Daniel Bigham完成了Hour Record挑戰。Bigham本身亦是一名單車運動員,在場地追逐賽表現出色。他成功以55.548公里刷新了Victor Campenaerts在2019年創下的紀錄。順理成章,Bigham成為Ganna挑戰Hour Record團隊成員。
經過多月的籌備和訓練,終於到了挑戰日。Ganna起步後保持平穩節奏,約25分鐘後開始加速,在58分50秒已打破了Bigham的紀錄,最終創下56.792km這驚人紀錄!
這次Hour Record挑戰,Ganna將自己體能推向極限。他在紀錄片中回顧這次挑戰,他說經過了50分鐘,發現還有10分鐘才完成挑戰,令他生不如死。這次Hour Record挑戰,亦成為了他人生其中一個最艱辛的日子。

Filippo Ganna刷新Hour Record (UCI)
Hour Record成為軍備競賽
Ganna這次Hour Record挑戰跟以往那些大為不同,他有着INEOS Grenadiers車隊的龐大團隊支援,當中包括他的教練團,以及空氣動力學專家。此外,頭盔、車架、單車衣等設備生產商亦跟他們合作,為Ganna設計挑戰Hour Record的器材裝備。團隊亦協助Ganna調整騎乘姿勢,配合為Ganna度身訂造的裝備,務求減低踩踏時的流體阻力。此外,所有的器材,以及Ganna的騎乘姿勢都經過風洞測試,收集數據再作改善,嚴謹程度堪比一級方程式車隊。
據說Ganna使用的裝備總值75,000英鎊,那度身訂造的單車更是這次挑戰的焦點。車架利用Scalmalloy鋁合金以3D打印技術製作,亦是首部得到UCI認可的3D打印車架。比起以碳纖維布堆疊製作的車架,利用3D打印技術更容易製作所需的部件形狀,也讓車廠根據Ganna的踩踏姿勢再微調車架細節,務求將流體阻力減至最低。
進行Hour Record挑戰當日,團隊亦控制了場館的氣溫和濕度,減低空氣密度,讓Ganna做出更快速度。此外,為了減少觀眾呼吸對場館濕度的影響,就連入場觀眾人數也有限制。
由此可見,Ganna刷新Hour Record紀錄,除了他自己的優秀能力外,器材和科技的配合更是不可或缺。看來日後的Hour Record挑戰,器材設計和科研將變得愈來愈重要,儼如一場軍備競賽!
無論如何,Ganna這次挑戰確實成了創新器材和科技的試驗場。廠商為Ganna設計的單車裝備皆是公開發售,人人都能買到。只要你口袋夠深,就連那3D打印單車也能入手。
見到新的車架、輪組、套件⋯⋯人人都想為自己的愛車升級。誠然,這也是提升表現最便捷的方法。然而,仍是那老掉牙道理,努力踏實訓練、合適的單車設定,對大部份人來說,仍是提升表現最有效的方法!
Text:Tim Tse
Photo:UNIPUBLIC, UCI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