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單車

  • 加入歐洲職業單車隊的想像

    20歲的倪仲麒、17歲的葉漢文、18歲的Charlie Volavka均出身自新鴻基地產贊助的SHKP Supernova(SNOVA)車隊,車隊支持他們多次前往外地訓練及比賽,接觸到職業單車圈的人脈,成為加入職業單車隊的契機。他們分別與羅馬尼亞單車隊Monzon-Incolor-Gub、西班牙單車隊Equipo Finisher、比利時洲際職業隊Atom 6-Decca簽約,今年陸續前往當地受訓並隨隊參加比賽。初出茅廬便成為職業單車手,於歐洲職業戰場打拼,擁有無限的發展潛能,但他們同時要面對單車以外的課題,這樣的職業單車手之路是如何煉成?他們對職業單車手的生活又有什麼期望?
  • 【2025亞洲公路單車錦標賽】港隊百花齊放 奪三金四銀六銅佳績

    02/16/2025 - 22:00 by editor
    2025年亞洲公路單車錦標賽於2月7日假泰國彭世洛府舉行一連十天賽事,港隊今屆派出超過三十位車手出戰,除精英組外,元老組及青年組亦貢獻多面獎牌,港隊共奪得三金四銀六銅佳績,令人鼓舞。
    於首日的混合團體計時賽,港隊派出杭州亞運公路單車金牌得主楊倩玉,此為她休養超過一年後復出的首戰,另外有李思穎、梁穎儀、劉允祐、伍柏亨、繆正賢,三男三女出戰合共42.8公里的繞圈計時賽。賽事共有十支隊伍角逐獎項,港隊以51分28秒239連續第二屆奪銅,排第二的日本為51分23秒932,哈薩克以51分9秒93奪冠。
  • 【Cyclopath】葉漢文 - 千里之行始於窄路

    香港路窄車多,條件上完全談不上是一個單車友善城市,公路單車手經常面對人車爭路,更何況要找一條路況暢通的長途路線作訓練?不過香港卻仍然孕育出不少進軍國際公路賽道的單車運動員,由黃金寶、洪松蔭,到仇多明、李慧詩、張敬樂、劉允祐、李思穎等,一群心底植根了單車夢的運動員總能從窄路中,踩到更闊更遠的路上。現今的單車運動員更愈來愈多機遇,年僅十七歲的單車運動員葉漢文Daniel便參與西班牙職業車隊Kern Pharma發展團隊Equipo Finisher的選拔,獲選為兩名潛力選手之一,最快今年中可到西班牙接受訓練。
  • Tudor Pro Cycling的新賽季大計|車轉公路

    簡沙拿華 (Fabian Cancellara) 接手Swiss Racing Academy後,在2023年將車隊升格為ProTeam車隊 (即「二級車隊」),易名Tudor Pro Cycling。去年積極擴軍,大手從多支WorldTour車隊 (即「世巡車隊」) 挖角,實力不斷提升。誠然,車隊成績突飛猛進,UCI總績分由2023年的2,766分大幅增加超過一倍至去年的5,753.33分!今年車隊繼續招兵買馬,更羅致Julian Alaphilippe和Marc Hirschi入隊,車隊實力大增,勢成各大賽事的黑馬隊伍。
  • 【Cover Story】單車雙行道—公路單車vs.場地單車 - 李思穎、劉允祐、達海飛

    2024巴黎奧運,兩位港隊劉允祐Vincent、李思穎Ceci雙雙獲得公路賽資格,令公路單車再次獲得大眾關注。劉允祐專注公路車發展,甚至今年更加入泰國職業車隊Roojai Insurance;另一方面李思穎則相信公路賽道上的修煉可以幫助她在場地單車上有所成長。香港的公路車和場地單車發展密不可分,隨著來自歐洲的教練達海飛於2024年上任港隊總教練,兩者形勢又會有何變化?
  • 意外頻生 賽道安全嘆慢板|車轉公路

    剛過去的公路世錦賽,18歲的Muriel Furrer在青年組公路賽發生意外,傷重不治;今年7月初,André Drege在環奧地利第4站亦在比賽中意外身亡;去年6月,Gino Mäder在環瑞士第5站意外喪生。無獨有偶,三場致命意外都在落坡路段發生。一年半內三名車手魂斷賽場,然而比賽安全問題仍沒太大改進。
  • 挑戰極限的Hour Record|車轉公路

    56.792公里,大約是由沙頭角中英街到赤柱市集的路程距離。據網上地圖的運算,這段路車程需時約52分鐘。2022年十月八日,Filippo Ganna在瑞士格倫興室內場地單車場,用一小時完成了這距離的踩踏——這就是我們接着要討論的「Hour Record」!
  • 環法冠軍Tadej Pogačar退出奧運隊惹揣測|車轉公路

    斯洛文尼亞車手Tadej Pogačar週日勝出環法冠軍,未幾以勞累為由退出奧運代表隊,其席位將由Domen Novak替補。Pogačar退隊引起多番揣測,其中一個說法是為未婚妻Urška Žigart落選奧運代表隊抱不平,退隊以示抗議。
  • 從五大古典賽談到傳奇車手 Eddy Merckx|車轉公路

    騎公路車的你,有否想像過騎乘二百五十公里的感覺是怎樣?如果這是一場比賽的長度,那艱辛程度難以想像吧!公路賽中有所謂「五大古典賽(Monuments)」──五場歷史悠久的單日賽,長度約二百五十公里,跟環法、環意大利和環西班牙這三大賽一樣是備受關注的賽事。有一個人,他曾勝出所有Monuments,更四度在同一年內獨攬三場賽事冠軍,後無來者,他就是Eddy Merckx!
  • 你想成為怎樣的車手|車轉公路

    在科學園搖車爆發加速,或在沙田坳道和飛鵝山穩步爬坡的時候,你曾否想像自己成為職業車手,在比賽中和對手較勁?你認為自己能擔當哪類型車手呢?

    職業車隊裏有着不同類型的車手,有在多日賽爭逐總排名 (General Classification) 的主將,或稱GC車手,以及具備不同強項的專職車手,例如衝刺車手、爬坡車手、陡坡衝刺手、計時賽專家、耐力車手等,在不同的比賽領域發揮所長。

    今期我們來了解各類車手有甚麼特點,要具備甚麼特質才能做到。
  • 單車人不可不知的五大古典賽

    01/18/2024 - 16:16 by 匿名使用者 (未驗證)
    除了經典的環義、環法、環西三大單車環賽外,五大古典賽亦是很多車迷引頸以待的賽事!

    五大古典賽與三大環賽最大分別就是古典賽只有一天,里程數均超過二百公里,最長一場比賽更接近三百公里。除了歷史悠久、里程數長之外,石板路段亦是古典賽的一大特色,除咗考驗車手的控車技巧外,更考驗車手個人運氣。
  • 過百年歷史嘅單車賽你睇過未?單車人不可不知的五大古典賽

    12/01/2023 - 12:09 by 匿名使用者 (未驗證)
    過百年歷史的單車賽你看過了嗎?除了經典的環義、環法、環西3大單車環賽外,五大古典賽亦是很多車迷引頸以待的賽事。

    五大古典賽與三大環賽最大分別就是古典賽只有一天,里程數亦都超過200公里,最長的一場比賽更接近300公里。除了歷史悠久、里程數長之外,石板路段亦是古典賽的一大特色,除了考驗車手的控車技巧外,更考驗車手的個人運氣。


  • Jacob 李恩澤 踩入超越想像的世界

    11/29/2023 - 17:49 by 匿名使用者 (未驗證)
    年僅18歲的Jacob李恩澤於十一月初舉行的全港公路繞圈賽第四回合首次於公開組別贏得冠軍,雖然比賽規模不算很大,卻令他有夢想成真的感覺!Jacob車齡雖短,但已經在各大小比賽中嶄露頭角,由一個人踩車,到加入車隊,再到海外參加比賽,只有短短三年。踩單車除了有型,他從中亦發現原來自己沒有想像中弱,原來自己也可以站上頒獎台,原來單車世界可以很大......
  • 應否立法強制佩戴頭盔騎行單車?

    06/30/2022 - 17:35 by editor
    近日,有立法會議員就有關單車騎行時佩戴頭盔的問題,向運房局局長陳帆作出提問,陳帆表示自2020年起,涉及單車的意外數字有上升趨勢,他透露政府目前正積極考慮修訂法例強制騎行人士佩戴頭盔以確保其安全,並已於今年四至五月就有關議題諮詢不同持份者的意見,目前正在整理及分析所收集的意見。
  • 越賽愈勇|Future Star

    03/11/2022 - 23:57 by editor
    歷年成績:
    2021 香港越野單車挑戰賽 精英男子青年組 季軍
    2021 全港山地車賽 第二回合(越野賽) 少年 11-13歲組 亞軍
    2021 全港公路單車賽 第一回合 少年 11至13歲組 冠軍
    2021 全港公路繞圈賽 第二回合 少年 11至13歲組 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