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的生活日常|施傅睇體

體育老師的生活日常|施傅睇體

體育老師的生活日常|施傅睇體

奧運過後,又到新學年開學之時,體育老師準備踏入繁忙的季節,收到讀者電郵想了解多些我們的生活日常,就在開學這一期跟各位分享。

十二小時的校內時間

筆者每天於校內上班大約十二小時(0730-1930),跟一般教師一樣課堂內教授同學運動技能外,亦需要備課;如有任教其他考試科目,少不了出卷、改習作的時間;兼任班主任的話,關顧班內同學每天的學習和成長也是每天恆常的工作;筆者擔任了聯課活動主任之後,每天做策劃項目、聯絡外界機構、批閱文件、製作報告、參與會議等。上述事務已佔據了一天約十小時,餘下的兩小時就是放學跟不同校隊做訓練的時間。

假期是體育老師工作的巔峰時間

每個週末都是練習或校際比賽的主要時間。筆者經常都是上午帶完比賽或練習,午餐也未來得及就需要駕車到另一個場地帶另一支校隊比賽;長假期時會安排與區外或境外學校交流,讓同學擴闊視野,通過密集式生活提升彼此的凝聚力。這樣場接場、週而復始的生活令日子過得很快,往往完成一個項目就已經完成一個學期。

堅持做體育老師的原因

沒有假期或自己空間的工作,筆者仍然堅守逾二十年,全因可透過筆者喜歡的運動,跟學生一起經歷,並以正向的人生價值感染同學。同時亦希望透過成功的例子,改變傳統觀念(做運動=成績差)的家長和老師,了解學生參與運動不單成績沒有下降,也憑健康更的身體而在學習時更具精力;從運動體會到的堅毅和鬥志,磨鍊學生的抗壓能力,達到體育與學業相輔相成的關係。就如我們在奧運會看到兩位劍擊金牌選手一樣,在艱難的逆境下反勝奪得最高榮譽。

不斷回味奧運會帶給我們扣人心弦的畫面同時,適逢新學年開始,讀者不妨為香港的體育老師們打打氣,不抗拒甚至鼓勵孩子們建立每天運動或課餘時參與校隊練習的習慣,促進健康和豐盛的人生。

Text:施富強
Photo:Lucien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