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榮校長

  • 聯校・聯袂|當體育遇上教育

    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第21屆聯校運動會於3月14號舉行。踏足將軍澳運動場,只見旗幟飄揚,看台坐滿學生,充滿競賽氣氛。大會主席丘宇文校長告訴我,運動會共有57間天主教教區小學參加,接近1700名學生參與。由於學校較多,每所學校只能派三、四十名學生出席。
  • 持平・持恒|當體育遇上教育

    小學體育科將於26/27學年納入校內成績評估,進一步推動同學培養運動習慣,是教育界朋友近日的關注點,得知馬俊江校長參與了教育局聚焦小組的諮詢工作,因此特意到聖公會聖紀文小學跟他聊聊。
  • 夥伴 · 陪伴—香港仔工業學校|當體育遇上教育

    周末早上,香港仔工業學校的禮堂坐滿逾百小學生,不是揮筆做考卷,卻是參與一項創新智力運動比賽。問到沈明輝校長籌辦「第二屆香工盃Unplugged Minecraft挑戰賽2024」的原因,他微笑道來:「作為慈幼會的屬校,我們很重視陪伴—跟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遊戲。桌遊是一種益智的陪伴工具,便藉著聯校比賽介紹給友校學生。其次,本校老師也在找尋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成長,嘗試將桌遊引入校園,同學享受樂趣之餘,不單止是社交和表達溝通的能力有進步,甚至是邏輯思維能力也有所提升。學校有一個口語溝通學會,他們便是透過玩桌遊『狼人殺』去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我們想跟小學分享這個心得,就有了第一屆香工盃Unplugged Minecraft 挑戰賽。反應很好,便繼續舉辦第二屆了。為了讓香工學生多一點經歷,比賽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學生擔當,服務之餘,亦收教學相長之效。」
  • 當打 散打|當體育遇上教育

    不要誤會學習武術的朋友場內場外都一定是硬橋硬馬,跟散打運動員陳紫晴聊天,感受到她笑容可掬,性格爽朗的一面。用膳的時候,她給桌上每一位朋友布菜,是一個溫文有禮的女孩子。為什麼她會在眾多運動項目中選擇了散打?實在有興趣知道箇中原委。
  • 揭幕・序幕|當體育遇上教育

    十月初,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迎來2024年WBSC五人制棒球世界盃。賽事由世界棒壘球總會(WBSC)主辦,目的是推廣五人制棒球,十二支國際勁旅會師香港,進行六天賽程,角逐錦標。揭幕禮當晚,冠蓋雲集,儀式過後,揭開的不止是世界盃戰幔,而是開展了五人制棒球(Baseball5)進入校園的序幕。
  • 棋中·其中|當體育遇上教育

    早在十多年前已認識黃頌行(Thomas),那時他在東涌任職社工,很多時候會在工作上運用桌上遊戲,如他曾設計一個講環保分類、名為《港.環保》的桌上遊戲,並在我任教的學校試玩和舉行發佈會,自此跟他結緣,一起推動桌上遊戲。
  • 龍城·龍情|當體育遇上教育

    九龍城一直是九龍區居民的生活核心。往昔,有世界交通樞紐的啟德機場和充滿本土情懷的九龍城寨;今天,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的賣座和九龍城足球隊升上港超聯,都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開季前夕,特別相約九龍城足球隊兩位聯席主席麥融斌(Andrew)和何迪夫(Dave)到九龍仔公園觀操,暢談球事。有趣的是,球隊新球衣設計也受到電影九龍城寨的啟發,贊助商與球隊經討論後設計出來,背景是九龍城寨,橫看則是KOWLOON CITY的字樣。
  • 參與・參透|當體育遇上教育

    與黃偉堅校長共事多年,同事們都知道他是一個運動超級愛好者,經常強調體育運動對學生個人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擔任慈幼葉漢千禧小學校長四年,黃校長有沒有在這個平台實踐他的教育理念呢?筆者趁著試後活動的時間,到葵涌石籬探訪學校與黃校長交流。
  • 嘗試・嘗新|當體育遇上教育

    黃金寶(阿寶)可以說是教育界的寵兒,無論是運動會的頒獎典禮還是其他活動項目,許多學校負責人都會邀請他擔任嘉賓。因為阿寶除了在單車運動上有出色的成就外,他在致辭中總能言之有物,讓學生有所得益。
  • 醒獅・獅藝|當體育遇上教育

    農曆新年,雖不聞炮竹一聲除舊,「咚撐咚撐」的鼓樂聲仍然聲聲入耳,舞獅作為華人社會的一個重要傳統,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和吉祥如意的期望。無論是在新界鄉村、城市屋苑,還是購物商場,舞獅活動依然不可或缺,為新春增添了喜慶和熱鬧的氣氛。
  • 相約・相融|當體育遇上教育

    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讓大家認識到蘇樺偉的奮鬥歷程,讓我們感受到某些孩子具備了特殊的專注力和毅力。這次我們走訪了蘇樺偉的母校——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跟一班專程到杭州出席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為香港運動員打氣的師生們聊聊天。
  • 棋藝。棋品 -跟李宗德博士上德育課

    認識李宗德博士多年,知道他對教育、體育、社會服務等慈善事業都會大力支持。藉著第十八屆香港學界圍棋比賽決賽日,作為賽事籌委會委員,決定邀請籌委會主席的他分享一下對這項比賽的感受。

    作為一個社會實業家,李宗德博士不斷回饋社會,宣揚關愛的價值觀,期望生命影響生命。近年更積極推動品格教育以及推廣「創造共享價值」,透過各個平台及項目宣揚正面價值觀。在他的理念中,籌辦大型比賽讓同學競技交流,提昇圍棋水平之餘,亦可作品格培育。
  • 融匯。共融 - 明愛胡振中中學校長 歐海健

    認識歐海健多年,大家都聚焦於他在資訊科技教育上的成就。想不到歐海健榮升校長後,卻展現出他多方面的創新理念。除了創新科技外,他在明愛胡振中中學還增添了許多文化、藝術和體育活動,做到真正的多元化學習。這天,我們便坐在學校的茗茶教室,暢談創新運動的推展。
  • 充電。放電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五六歲的孩子是應該蹦蹦跳跳的。從前的孩子,一有機會便會通山跑,家居附近的空地是個樂園,閒來便會聚在一起追趕奔跑,玩個不亦樂乎!現在的孩子少了這份福氣,應該在草地奔跑的時間變了到商場閒逛,甚或坐在書桌前面溫習明天的默書。
  • 啟動•躍動|當體育遇上教育

    我跟林堅在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共事十年,一起在資訊科技教育發展方面打拼,其後各自在教區小學當上校長,分別將自己的理念投放在學校上。林校長熱愛運動,決心把天主教佑華小學打造成一所運動型小學。

    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要學校朝一個方向發展,不是一廂情願便可以成功,必須要多方配合,林校長便跟我們分享一下他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