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Pro》敘述籃球史失落一頁|動映話
《Semi-Pro》敘述籃球史失落一頁|動映話


稍認識Will Ferrell這位喜劇演員的朋友都會知道,他的作品偏向瘋狂而且頗為低俗;但仔細點看那股「俗」,往往是在向美國流行文化及逝去時代,作一種玩世不恭的致敬。他主演的2008年喜劇《Semi-Pro》,就是取材自1970年代籃球歷史幾乎被遺忘的一頁—「美國籃球協會」(Americ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ABA)被NBA兼併的過程來大做文章,風格雖然誇張,但運動迷仍會看得開心,也應是目前唯一講述ABA歷史的戲劇電影。
成功爭取被收購的籃協
今天為大家認識的NBA雄霸籃球市場,其實在它漫長歷史上也面對過許多挑戰,其中之一就是競爭者ABA,它於1967年成立,與NBA分庭抗禮爭奪市場與球員,人所共知的第一代籃球飛人「J博士」Julius Erving,當年就是ABA第一王牌球星。不過ABA的成立目的並非要擊敗NBA,從一開始是為了能夠迫使NBA收購兼併從而獲利,結果在撐了九個球季後,最終於1976年如願以償,NBA將之收併一統江山,四支ABA球隊包括籃網、馬刺、溜馬和金塊被收歸NBA旗下。至於其餘隊伍,班主得到可觀補償,但球隊就此煙消雲散,成為近乎被遺忘的歷史註腳。
《Semi-Pro》的故事圍繞一支虛構的ABA球隊「弗林特熱帶隊」(Flint Tropics),Will Ferrell飾演的Jackie Moon是個「一曲歌王」,靠唯一hit歌賺到的錢,當上熱帶隊老闆兼自己當球員,可惜成績不振,是ABA榜尾爛隊,Moon要不斷構思各種推廣怪招,才勉強留住少量球迷不用倒閉。1976年,ABA聯盟終於迫得NBA出手收併,Moon大喜過望,以為從此晉身NBA班主之列,但得知熱帶隊不獲收購將要從此散班,甚為沮喪。失望的Moon據理力爭,最終成功說服眾班主,改以本季成績排名決定哪四支球隊能夠加入NBA;而為了力爭前四名,Moon為球隊交易得來具有贏過NBA總冠軍經驗的過氣球星Ed Monix(Woody Harrelson飾演),改革熱帶隊,故事後半就是典型的underdog力戰翻身橋段。
這部電影不能說是怎麼突出的運動片,但作為鬧笑喜劇亦流暢爽快,Harrelson的演出尤其格外好看,擔演過經典《White Men Can't Jump》的他有一定球技,做球星角色駕輕就熟又有說服力。除了這兩部之外,Harrelson後來又主演過另一部籃球喜劇《Champions》當教練,演藝生涯跟籃球確有份不解緣。

以瘋狂情節側寫真實籃球史
此外對於熟悉籃球文化的朋友,《Semi-Pro》裡很多戲謔細節都有趣,例如主角球隊叫「弗林特熱帶隊」,弗林特明明是密歇根的汽車工業城市,跟「熱帶」風馬牛不相及,那是諷刺很多職籃球隊因為搬家而往往搞到名不副實,例如湖人去了根本沒有湖的洛杉磯、白人摩門教徒佔多數的猶他州球隊卻以黑人爵士樂為名等。另外結尾高潮,Moon用上「拋西瓜」方式射關鍵罰球,資深球迷就會知道那是仿照當年ABA/NBA球星Rick Barry著名的射罰球手法,別看這樣拋球動作很可笑,他的命中率高達98.3%,是NBA史上第八位!
片裡講Moon扭盡六壬為球隊推廣,雖然情節誇張,但當年的ABA確實為生存試了很多改革新招,例如三分線和全明星灌籃大賽,就是ABA率先推行,現在已經成了NBA籃球不可或缺的元素。關於ABA的短暫歷史其實非常有趣,這部喜劇也許能作為引子,讓大家萌生興趣,進一步去認識職業籃球的狂野時代。

Text:喬靖夫
Photo:網上圖片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