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旅遊】傳統攀岩夢想地 雲南黎明
【運動旅遊】傳統攀岩夢想地 雲南黎明

裂縫攀登就是自己與石頭的一種獨自的無限搏鬥,這是一位攀岩者正在攀登黎明四大路線其中之一的「黒洞」。
裂縫攀岩勝地「黎明」,位於中國西南面的雲南省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範圍內,接近緬甸邊界,在麗江市西北面150公里,海拔2100米。黎明攀岩地區是在亞洲絕無僅有的裂縫攀登熱點,在疫情之前已經是一個裂缝攀登愛好者的天堂,疫情之後慢慢開放,現在又再次成為熱門。

黎明攀岩場地Guardian及黎明全景
攀岩新境界 - 裂縫攀岩
一直爬開室內抱石,又或者有室外運動攀登經驗的,來到黎明都有「重新開始」的感覺,就是要「謙虛」地重新學習裂縫攀岩Crack。究竟裂縫攀岩是什麼呢?曾經有一個台灣女裂縫攀登愛好者力欣這樣寫過:
「裂縫攀登就是一個尺寸一個境界——哪一個尺寸是你的舒適天堂、又哪些尺寸是你的磨難煉獄。」
我覺得這樣形容裂縫攀岩非常貼切。裂縫攀岩是在攀岩世界內其中一種比較小眾的傳統攀登方法,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要把身體的部份例如手掌和腳板,塞進岩壁的裂縫中,一步一步地掙扎向上爬,由於天然裂縫的寬窄大小有所不同,有時手掌腳板塞進去,也不能「卡」實,便可能要再用肩膊、彎曲膝蓋輔助塞進裂縫之內,再加上腳板對抗著岩壁來攀爬。這種攀爬方式和我們平常在室內攀岩場的攀爬方式完全不同,裂縫攀岩需要特別多的「創意/creative 」來完成。此外攀爬時要自設保護點,非常驚心動魄,這是裂縫攀岩既快樂又痛苦的經驗,可以說是愈痛苦愈快樂,可能因為從這種和石頭搏鬥的感覺,會令人身體產生大量的興奮劑,讓人有前所未有地感到快樂。
至於保護點設置,攀岩者通常使用一些好像彈弓金屬機械的工具 (Cams / Friends),把它放入裂縫之內後膨脹卡實便不會脫落,再把攀岩繩扣進其中,當冲墜發生時,攀岩者不致於完全墜落地面而受傷。
*裂縫攀登和設置保護點是專門的攀岩技術,在香港有很多不同的課程,有興趣的可以參加課程學習,為免意外發生,請不要自行嘗試。

攀爬的時候都要靠這種叫CAM 的機械塞來設置保護點。

攀岩者需要確定CAM的位置有沒有放好,若放置不合適,膨脹的時候很容易會有俗稱「爆cam」的情況出現,十分危險。
攀岩者聚集紅石街
攀岩的人主要都住山中間的一個小村落,名叫紅石街,街上有各式各樣的小型超級市場,餐廳,乾貨店等,也有四至五家旅館,大部份都是以家庭形式運作。除了遊客和攀岩的人之外,也有本地各族族人住在同一條村落,包括傈僳族,納西族,彝族和普米族,他們都是以耕種、畜牧、打獵、採藥和取蜂蜜等等維持生計。
飲食方面,餐廳主要提供雲南特色菜式,例如有「雜鍋菜」,「土雞火鍋」等等。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每月的1號、11號和21號,都有一個叫「趕集」的活動,就是Market Day 的意思,當日各族的小商販都出來擺賣日常用品或吃喝產品,也是各族人出來聊天相聚的日子——「我家的母豬生了五隻小豬⋯⋯」,他們聊天的內容都是圍繞着農家話題。我個人喜歡在趕集時,和其他村民一起喝當地的糯米酒,五元一杯,雖然有點不太衛生,但非常開心。如果你運氣好,偶爾也會遇上族人的喜慶日子,他們會「打跳」,村裏的人會邀請外來的人圍一圈,手牽手的跟着帶領者吹奏的音樂,左右左右的跳起舞來,感覺有點像電影「沙丘」內的沙漠行走步法。

黎明的主要幾個攀岩區域,下邊的村落就是「紅石街」。
雲南雜鍋菜就是豆腐、青菜、瘦肉加起來的火鍋。

土雞麻辣火鍋

裂縫攀岩者的Dress Code
世界各地爬Crack的好手,都會聚集在黎明,因為路線很多,就算是高手也需花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為了省點錢,他們都會過著「慳家」的生活:飲食簡單,穿著都是破破爛爛的,衣衫襤褸。我朋友跟我說,如果你身穿什麼品牌的戶外衣服,看起來很光鮮的,沒有幾個破洞,去那邊攀岩,基本上沒有其他攀岩者和你聊天;你要穿上那些破破爛爛的衣服,滿身傷痕,才有人理你,他們會覺得你才是高手,找你聊天。信不信由你,這個是裂縫人的Dress Code。

一位攀岩者正在Guardian攀登一條混合路線。
恍如隔世重臨黎明
「這四年發生了很多事!」我今年又再次來到這個熟悉的地方,是疫情之後首次到訪,再與一班熟悉的攀岩朋友見面,好像恍如隔世一樣,很多熟悉的商店都關門,幾隻熟悉的店家小狗都過世,不禁有一點唏噓。
我問「這幾年究竟你們怎麼過的?」,他們說「鄉村裏沒有城市那麼嚴謹防疫」;「我們還是每天攀岩喝酒」;「還好,房東沒有加我們的租金」⋯⋯看來疫情對他們沒有影響那麼大。
最佳攀岩季節
據說黎明的攀岩活動始於2011年,由美國人Mike Dobie 開發第一條攀岩路線,之後又有其他各國的開發者加入,根據攀岩指南所記載,直到現時已有超過三百六十條路線了。黎明是一個山谷,其中的岩石主要由紅色的沙岩組成,一座一座的百米巨山座立於四周,有一點像美國西部牛仔影片中決鬥時的背景巨山組合。黎明最佳的攀岩季節是每年的十月至下一年的六月,早上及中午陽光特別猛烈,冬季的晚上最冷可能到零下五度,白天則到達十五度左右,比起香港還是有點偏泠,而且很乾燥,洗完衣服一般都會在兩三小時後全乾。

勇闖新世界,黎明開發者Mike 的故事
Mike 本來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旅遊攀岩美國人,把沉悶的工作辭掉之後,隻身來到中國陽朔,尋找攀岩「首攀」的夢。有朋友Austin告訴他在雲南有一個山谷,滿滿都是紅色石頭,很可能成為另一個世界級岩場,問他有沒有興趣一起去看看,這有點像電影「The Beach」的橋段一樣,Mike當時十五十六,還未決定好,究竟安於現狀,還是勇闖新世界?在2010年初,Mike 終於到了黎明,和幾位朋友在得到園方批准之後,開始正式開發黎明岩場。
香港出發交通
至於交通,從香港出發的話,可以首先乘搭高鐵又或者乘飛機到麗江市,之後再轉小巴到黎明老君山公園,由於海拔比香港高出兩千多米,一時間可能不適應這種高海拔,需預留兩三天適應,建議多喝水,保持心境平靜,暫時不喝酒精飲品,頭一天到達時盡量多休息。
注意事項
攀岩者的社群一直都重視環保概念,所有山上垃圾都要帶回鎮上,路上見到垃圾就執拾起來等等。
黎明攀岩點
除了攀岩的人會考慮黎明這種地點外,一般旅遊人士也可以參觀附近的景點「千龜山」和挑戰一下100米高的飛拉達。至於可供攀岩的地點就有很多,共分為十大區域,都是在紅石街附近的巨山,分別有:
- The Holidays Area
- Lisu Area
- Dinner Wall
- Pandora
- One Dragon
- Indy Wall
- Angel Wall
- Bull Crag
- Guardian Vally
- Faraway Buttress

晚餐場Dinner wall 的全景
著名裂縫攀岩路線
每個區域都要「行山」大概四十五分鐘至一個半小時左右,攀岩者又要背著裝備行走,的確比較辛苦,在三百六十條路線中,其中比較著名的裂縫路線有:
- The Great Owl 貓頭鷹 (難度 5.9)
- Screaming At The Moon月亮的尖叫 (難度 5.10)
- Clam Diagger 挖蛤蜊 (難度 5.10+)
- Scarface 刀疤(難度 5.10+)
- Don’t Be Pussy 別娘炮 (難度 5.11+)
- Wind of the Valley 風之谷 (難度 5.10+)
- Dancing with Dragon 與龍共舞 (難度 5.10d)
- Japanese Cowboy 日本牛仔 (難度 5.12+)
四大難度最高路線
別外有四條難度最高的路線,它們都是黎明攀岩者一生想完成的夢想,到現時為止,還未有人能夠完成全部四條。
- Air China 中國航空 (難度 5.13 c/d)
- The Firewall 防火牆 (難度 5.13 d)
- Honeycomb Dome 蜜蠟松頂 (難度 5.13d)
- Black hole 黑洞 (難度 5.13)
Text:Tony Cheung
Photo: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