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的使命與挑戰|重塑運動

教練的使命與挑戰|重塑運動

教練的使命與挑戰|重塑運動

運動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興趣,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未來事業的基石。

七歲那年,我加入了香港一個老牌球會的青苗曲棍球訓練班,從此與運動結下不解之緣。長期的訓練和比賽,不僅讓我掌握了曲棍球技巧,更激發了我對運動的濃厚興趣。十四歲時,我開始在球會擔任助教和球證,並於十六歲獲得基礎級別的教練證書,正式踏上業餘教練的旅程。隨後,我代表港青參加多個國際比賽,生活幾乎圍繞著「打波、教波、上學」三件事。

那年,新冠疫情爆發,全港體育運動停擺。我在隔離營工作,認識了許多同樣是運動教練的同事,這段經歷讓我感受到香港教練圈的「臥虎藏龍」。與其他教練交流,使我深刻體會到香港全職教練面臨的困境:收入不穩定、社會認同感低、職業保障缺乏等問題。

其中一位健身教練兼KOL的男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儘管因社交距離無法聚餐,但在交接班時我們經常聊天。他的口頭禪是:「Personal trainer is a real job, you know!」這句話背後反映出他對職業的堅持,也讓我思考疫情過後是否還要繼續這條路。我開始質疑自己:是選擇繼續當曲棍球教練,還是像我的大學同學一樣,朝著更「穩定」的行業邁進?最終,我決定義無反顧選擇前者,或許是想過一個不後悔的人生。

許多人認為運動員或教練不需要談生涯規劃,但我不認同這一觀點。運動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項專業。我希望推動全職教練的生活保障,讓更多人能夠安心地將運動教練作為終身事業。

教練的使命與挑戰|重塑運動
教練的使命與挑戰|重塑運動

Text:李峻瑋
Photo:李峻瑋、Conrad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3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