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 - 老早就說跑步不要死撐

蝦叔 - 老早就說跑步不要死撐

選書:《極耐力》(Endure)

作者:艾力克斯.哈欽森(Alex Hutchinson)

跑了這好幾年步,有一個問題依然使我感到非常疑惑——就是甚麼叫做「死撐」?

「老早就說跑步不要死撐。」每次長跑賽不幸有人送院甚或猝死,總有些人(很有可能不是跑者)忙不迭提出這樣的論調。是不是事後孔明暫且不說,甚麼叫做「死撐」,其實已經足夠耐人尋味。

試過恆常系統練跑,嚐過間歇跑、LSD等滋味的人,大概都會知道這些訓練或多或少自己都有點「死撐」。例如間歇跑,課表定了十趟,跑到八趟已經很不想繼續,但你咬實牙關,按照目標時間終於再成功跑多兩趟;又例如LSD定了三十公里,你跑到半馬距離已有點想「跳船」,但憑藉意志,你戰勝了心魔,還是吃下了又一次訓練。

甚至說到每次馬拉松比賽,來到最後幾公里,相信高手低手都不會覺得雲淡風輕。坦白說,每次衝過終點,哪怕賽前練習是如何充足,哪怕那場比賽表現是好是壞,我都不敢說自己沒有半點「死撐」的成分。

說穿了,從事耐力運動根本不可能不「撐」。關鍵在於,你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要懂得在極限之中盡全力,做到「撐而不死」。

是的,道理誰不懂說?問題在於,每個人的極限並不是像身高體重那樣有客觀數字,說找就找。甚至退一步說,人究竟有沒有所謂極限,其實也無人說得上(君不見兩大體育品牌都喜用「人無極限」、「無事不可能」等熱血宣傳標語)。今次要介紹的《極耐力》(Endure),正是希望探討這個問題。

談《極耐力》,得先談作者哈欽森(Alex Hutchinson)。他曾是中距離跑加拿大國家代表,還要是劍橋大學物理學博士,是不折不扣的文武全才。十五歲開始,他一直為1500公尺「破四」(四分鐘內跑完)而努力,可惜屢次都是這麼近那麼遠地以一兩秒失諸交臂。後來一次無心插柳跑出了3:52'7,後來又再進步至3:44。要說原因,哈欽森自己也解釋不來,但這幾次「神經刀」的躍進,令他產生起對耐力的研究興趣,這也是《極耐力》產生的遠因。

至於近因,則是因為2017年Nike在意大利那場「破二」實驗,哈欽森是僅有兩位受官方邀請的採訪記者之一。在此之前,哈欽森曾預計過破二要在2075年方可實現。結果,當今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基普祖治(Eliud Kipchoge)跑出了2:00:25,更燃起他對人類耐力極限的探索雄心。

其實圍繞《極耐力》的核心問題是:究竟人的體能極限在哪裡?我們如何檢測出來,並據之修訂訓練方式?於是,全書用了三個部分來探討——第一部分「大腦與肌肉」中,作者思考意志與體能哪一項對耐力影響更大;第二部分「極限」,作者從疼痛、溫度、氧氣等客觀條件論述這些對人體耐力有何牽制;至於第三部分「突破極限」,作者則集中討論訓練、刺激大腦對運動表現的影響。而各部分之間,作者頗有電影感地安排了基普祖治嘗試破二的幾幕實況來穿梭其中。

相信看到這裡,各位定必很想知道作者的結論其實是甚麼?可以告訴大家,對於主宰耐力的關鍵,作者並沒有給予很明確的答案,但不難發現他其實傾向相信運動員的心志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身為跑者,相信大家心中有團火去跑那天與毫無心情地去跑那天比較,表現一定差得遠。又或者馬拉松賽最後直路聽到滿街打氣聲,你忽然能賈其餘勇怒奔終點又是甚麼原因?

如果你想看訓練秘笈的話,那麼請千萬千萬不要碰這本書。但如果你對耐力運動科學、歷史有興趣的話,這部三百餘頁的著作你一定不能錯過。哈欽森在這本書中充分顯示了其淵博的體育知識,旁徵博引,直教讀者目不暇給。寫推薦序的徐國峰形容此書「讀得過癮」,我深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