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女學校棍網球隊 從零開始對冷門運動的熱情

對香港大眾而言,棍網球仍屬冷門運動,不過香港早於2014年開始發展青訓,至2019年更舉辦第一屆全港中學校際棍網球比賽,英華女學校的棍網球校隊從首屆已開始出戰奪得冠軍,至今屆仍是三甲,對於成立不久的運動校隊來說,這個獎座絕不簡單。

英華女學校棍網球隊教練劉仲如Melanie

英華女學校棍網球隊教練劉仲如Melanie

由零開始重新出發

中國香港棍網球總會的學校推廣計劃,讓英華女學校的同學在體育課上接觸及學習棍網球,成功吸引到學生對棍網球產生興趣而成立了校隊,短短半年後更邁向首屆全港中學校際棍網球比賽。隊員從基本功練起成長至今,當中意義對全隊上下重大非常,隊員楊心玥Cadi憶述︰「當比賽結束吹起完場哨時,我們全隊都非常感動,即使我們今年只得第二,但相對上年的水平,已有很大的進步,終於體會到辛苦過後獲取勝利的成功感。」

校隊成立之時校舍仍在深水埗,經歷校舍搬遷及疫情暫停訓練,近年可謂重新出發,在新校舍的籃球場回復每周訓練,亦有新隊員加入。由於隊員都是初接觸棍網球,而且大多沒有運動底子,因此教練劉仲如Melanie除了傳球和射球等基本功,亦從她們的體能入手,成果正由去年的學界季軍進步至今年的亞軍所反映出。

英華女學校棍網球隊

部份隊員下年升中六,表示依然會打最後一年,並以學界第一為目標,繼續與低年級隊員一同訓練,希望把技術及對棍網球的興趣傳承下去。

Melanie認為作為新興運動校隊的教練,最困難的是平衡及取捨︰「棍網球不像其他項目,有不同的大型比賽讓學生作為目標,而且校隊每星期訓練一次,練習時間不多,學生投放的時間亦不多,因此設計訓練時既要吸引隊員,又要使她們進步,非常困難——訓練內容難免較嚴厲及乏味,但以隊員喜愛的比賽形式作為訓練內容,又欠缺基本功訓練。」另一方面,同學若要在棍網球路上更進一步,以加入梯隊或以港隊為目標,便必須投放更大量的時間訓練,但學生要面對DSE,未必能接受U20更密集的訓練,十分可惜。不過,她明白每隊校隊均有機會出現青黃不接,她擔心的卻不是校隊成員不足,而是高年級隊員畢業後,剩下的新隊員成長緩慢,擔心她們未夠成熟,發揮不佳。

陳悅然Kelly

英華女學校棍網球隊隊員陳悅然Kelly

陳悅然Kelly於中一時已接觸棍網球,但到中四才加入校隊︰「一開始對棍網球沒有深刻印象,後來因朋友邀請才加入校隊。」她坦言︰「最初我選擇棍網球因為它是新興運動,如果要成為厲害的球手好像比較簡單。」但去年學界比賽後她變得更有鬥心︰「我非常不甘心,我隊都有機會跟她們一樣厲害,但要付出更多努力,從去年的學界知道自己體力不足的問題頗大。這種不甘心使今年的亞軍更有意義。」

隊員從認識棍網球以來,一直都以較輕鬆的心態看待這項運動,去年學界比賽復辦是首次出賽,亦是第一次遇上勁敵——這兩年的學界冠軍港青基信書院,感受與對手實力懸殊,現在求勝心更強,心態亦有所成長。

Melanie認為最重要的正是心態︰「實力是隊伍過去努力累積下來的成果,到比賽當日已不能改變,因此只能改變她們可控的,例如給予對手的壓力。我只要求她們盡全力做好自己,不介意她們與敵隊的實力差距。」

楊心玥Cadi

英華女學校棍網球隊隊員楊心玥Cadi

楊心玥Cadi補充上屆的得著︰「我們體驗到真正高強度的比賽,須在場上用盡全力進攻及防守,毫不輕鬆,於是之後的訓練都以此為鑑,更用心及認真地打好攻防。」她亦是於上年中四才加入校隊,感受到棍網球跟其他團體球類運動不同:「每個傳球接球都要入到pocket內,不能彈地,以前未試過這一運動,覺得較新奇,後來便被隊長拉進了校隊。有朋友一起訓練一同辛苦,其實幾好玩。」

Text: Keission
Photo:Conrad
Design:Yvo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