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穎

  • Don't Fly Too Close to the Sun|柔之道

    「在古希臘時期,建築師代達羅斯為國王米諾斯建造迷宮,囚禁牛頭怪物彌諾陶洛斯。國王怕他洩露迷宮秘密,將他與兒子伊卡洛斯關進高塔。為了逃脫,代達羅斯用蠟和羽毛製成翅膀,讓他們能逃出高塔。在出發之前,代達羅斯警告兒子:『別飛太低,海水會浸濕翅膀;也別飛太高,太陽會融化它。』」
  • 脆弱的你我它|柔之道

    每隻柔道耳的背後都是一段慘痛的經歷。我的是和前日本教練在寢技實戰中發生的。當時我臥在地上,教練用手猛烈攻擊我的頸部,希望用絞技使我投降。
  • 頭冷心熱|柔之道

    香港亞洲柔道公開賽後的晚上,睡不着。身體是痠軟的,腦袋是活躍的。

    理智上,我知道在睡覺前看手機會影響睡眠。但這並未阻止我不斷翻看比賽錄像。

    我用第三視角看着「我」,重新感受着昨天的三場比賽。第一身的身體感覺還沒散去。
  • 柔道以外|柔之道

    「我真正身份係一位研究生。」年少時看《少林足球》,是我第一次聽到「研究生」這個詞。沒想到在很多年後,自己會跟這個身份結緣。

    初進大學,有一天我在翻著老師的簡報,看到最後一頁寫着reference list,我看著一行又一行的文獻。「啊!原來我所讀的是來自於文獻之中。」
  • 李玨穎 心之修道|Side Story

    單純因為瘦削、體弱多病,因而希望強身健體的初心出發,李玨穎(下稱:Tony)習柔道逾十年,鍛鍊出外在強健的體格,更重要是經歷了漫長的內心修行:認識自己、發現恐懼、面對恐懼、放下執念、以至找到更高層次的追求。柔道場上要擊敗的不單是眼前的對手,更重要是將自己內心弱小的一面摔破,繼而變強!
  • 真係驚|柔之道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容易感到焦慮和恐懼的人。每次遇到這種感覺,我都想離開它,但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感覺。

    手腳發抖、心跳加速、四肢無力,是我以前比賽會遇到的感覺。所以小時候的我,是十分不喜愛比賽的。
  • 不要「想」贏|柔之道

    大學時我修過運動心理學,學到「倒U」理論,指出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現與他們的喚醒水平(緊張或放鬆的程度)之間存在一個最佳平衡點。過於緊張或過於放鬆都可能影響發揮,找到「剛剛好」的狀態才是關鍵。
  • Hard training, easy fight|柔之道

    香港柔道隊最近來了一位蒙古教練,我們叫他GBT,是他蒙古名字的簡稱。他剛剛退役,曾獲得世界賽第三名、亞運銀牌,亦在多個大獎賽中獲獎。
  • 七年前,七年後|柔之道

    這次前往摩洛哥是香港柔道隊在奧運周期的最後一個比賽。經過二十多個小時,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當在飛機上看見摩洛哥的陸地,我便憶起上一次到來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