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kin - 我思憶之中的香港馬拉松

編輯原來信息,說希望這個月的稿件能夠談及香港馬拉松。不壞,寫這個比賽,對我來說比起要書寫北美其實更簡單。

我由為免中年發福開始跑步,一步一步,香港馬拉松就是我第一個完成的全程馬拉松。甚至在我們2016年出版的 《馬拉松歎世界》一書裏面,香港馬拉松的賽道攻略還是我寫的,初次馬拉松猶如初戀,又怎麼會忘記?

如果說是感情最深的比賽,那一定是香港馬拉松吧。原因說來實在又矛盾又可笑:如果是我們專頁的讀者 ,一定早知道我們對香港馬拉松的舉辦質素一直口誅筆伐從未間斷。這因為我們熱愛馬拉松,對在香港舉行的比賽本來應該愛之最深。但是看著這個比賽在官僚苟且的業餘田徑總會壟斷之下舉辦,不但乏善足陳,更加是死氣沉沉。越愛香港,就越恨這個比賽。這種心情,我相信現在有很多人都會明白吧。

香港曾經與東京、倫敦、紐約齊名的世界大都會之一,曾幾何時,名店都會在開店的城市表列之中把香港放上去。論生活指數和文明程度,香港要作為第一流的城市實在是當之無愧。 但是香港卻似乎慢慢失落作為世界大都會的光彩。其他的事情先不說,就只論馬拉松,當我們看著東京馬拉松舉辦的時間比香港還要短,卻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流,甚至一票難求的比賽。相對來說,香港舉辦的歷史比東京長得多,然而卻十年如一日未有寸進。看著其他地方一路趕過香港,如果對香港有感情的話,能夠不覺得焦燥嗎?

有很多跑友對我們的批評一直不以為然,認為在香港這個極為繁忙的城市舉行馬拉松比賽,道路能夠完全封閉,途中的補給從不缺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確,如果用這樣低的要求,香港馬拉松的精準確是無話可說。每次一清早靜悄悄地舉行,然後到中午道路一塵不染地重新開放;參加的人盡興了, 沒有跑步的人也完全不會覺得有什麼事件發生過一樣。各自為政,運作如常,很有香港的Style。

但其實香港人並不都是井底之蛙。當有很多人還很滿足於TVB提供的節目,更多的人早就將看電視的時間投到Netflix 這類新媒體的懷抱。世界一路在改變,一路變得更多姿多彩,但是香港馬拉松,就像一個被封在石屎內的時間錦囊一樣,舉辦水平和思維永遠封閉在他最初舉辦的1997年。而曾經是最好最閃亮的香港,同時也是在九七年之後被纏住了腳步,沒有向更好的方向去。

這許多年,香港一直被權力階層盡情漁利,只要能夠獲利,進步並不在他們考慮範圍。田總就像香港權力階層的縮影:一路壟斷舉辦的權力,把比賽的參加人數一路增加,卻沒有改善過比賽的質數。這麼多年來,無論幾多人提出希望能夠像其他城市一樣,在主要道路上舉行賽事,田總卻從不謀求任何突破,由建制一直主持的區議會也一概負面地沒有任何支持。不過,今年的自由之夏,似乎終於把香港人從安全區之中喚醒。原來,香港人是可以不用紅隧,可以不用主要道路;原來為了香港好,香港人連命都可以犧牲。為舉辦一個世界一流的比賽,在星期日封路一天,香港人怎麼會做不到?

過往每年我到外國參加比賽,看到其他比賽各種精緻的地方,都希望香港可以擁有。奈何面對制度的高牆,改善的聲音從來沒有人會聆聽。 不過今年香港人用最痛的覺悟,令區議會終於擺脫了建制因循苟且的控制。往後四年,或者是香港能夠舉辦一個最有香港特色的高水準比賽的契機。我們每一個跑友都可以由自己開始,推動這個改變的齒輪。讓改變首先從香港的馬拉松發生,由我們來開始塑造香港璀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