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揚 - 疫情下的醫護跑手

吳輝揚 - 疫情下的醫護跑手

疫情下的醫護跑手

香港疫情於3月尾、4月初突然轉趨嚴重,政府更頒布「限聚令」令不少跑步活動及訓練被迫取消。當然明白所有行動都為了保障香港市民的安全,亦希望減輕醫護的壓力;而其實大本營亦有不少醫護跑手,包括任職醫院的楊耀昌醫生、郭志恆醫生(Kevin)、及Iris醫生。今次就特意讓他們分享一下當醫生及跑手的感受,以及一些對抗疫情的小貼士。

楊醫生:跑步融入生活

以前我只會隨心跑,有時1個月只跑1到2兩次,後來偶然下報名參加糖尿聯會的10公里賽,希望好好準備一下,加上言談間知道郭醫生都有跑步,又知悉吳師傅大本營,就於2018的9月加入。初時加入有點緊張及吃力,見到其他師兄比自己快都有自卑,但經吳師傅鼓勵,調節好心態,將勤補拙下成績就慢慢進步。近期目標是希望能於4個鐘頭內完成全馬。

醫生的角色令我更明白恆常運動有多重要,而我也正因跑步而減輕體重,由高峰時178磅到現在約148磅。很多人覺得做醫生和跑手會有衝突,但我認為只要將跑步融入生活就很容易,定期跑步更能減少生活壓力、幫助睡眠及保持精神活力。運動很重要,但疫情時應避免去人多地方、保持社交距離、避免聚會及聚餐。所以建議單獨訓練及於一些空曠地方跑步,例如由科學園跑到大埔來回。疫情還未過去,希望市民要嚴格遵從政府建議,保持社交佢離, 避免聚會聚餐,避免去人多地方。

郭醫生:保持平常心

我於大學開始跑步,先是跟朋友參加渣馬十公里。跑步當然辛苦,但勝在夠自由,任何時候都可跑,有時間令腦放空。後來於2017參加了吳師傅大本營,展開有系統訓練,希望成績能有所突破。加入大本營才發覺跑步有很大學問,例如心態,賽前準備,賽後復原等,而自己多年來進步也算大,全馬由近4小時到現時sub3,我希望之後能把PB推進2:55, 甚至2:50內,六大馬也可sub3 內完成。

市民跑手都要平衡家庭、工作及跑步,而當醫生也有工餘時間,重點在於怎樣分配時間。師傅的練習課表很緊湊,我只可作取捨,不能跟就只好參考師傅建議自行練習。因為運動對身體有益,又可放鬆心情,所以我會堅持平衡跑步及醫生工作。疫情期間要避免到人多地方,但長期留家對身體和情緒無益,建議於人較少的時間和地點去跑。希望大家跟隨政府防疫指引,我相信抗疫道路還有很遠,要保持平常心,不要過分擔心,給自己太大壓力,疫情總會過去。

Iris:聆聽及認知身心訊息

以往在工餘時間,自己會跑步做運動兼鍛煉,後來於19年1月參加吳師傅長跑大本營開始有系統訓練,希望鍛煉身心的同時挑戰自己。跑步相比其他運動有彈性,易遷就時間,也能讓自己獨處,於自己空間中放空,䆁出靈感。加入後我發現跑步不單有系統,更是一門學問及藝術。跑步及做運動 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比賽都會繼續訓練,因為跑了的也是自己的。

醫生工作或多或少影響跑步,特別上下班時間較難預料,只能做好時間管理,盡量安排工餘時間跑步及做運動,只要夠堅持、夠鍾意跑步自然有方法兼顧。我因主修感染及傳染病,後再修病毒學科目,所以抗疫初期已預料放工後仍要繼續進行與疫情相關的研究與準備,未能参加傍晚訓練,所以就改為返工前跑。面對疫情大家應繼續生活,重新檢視健康生活習慣,更注意生活細節,例如運動後保暖、盡量多蔬菜水果等。疫情非短戰,一定要裝備好自己,身心健康同樣重要,專注留意自己狀態,聆聽及認知身體與心靈的訊息,不用過份擔心與憂慮。


左至右:楊耀昌醫生、吳師傅、Iris、郭志恒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