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

  • 黃卓寧及屈旨盈與傳奇跑手Eliud Kipchoge交流跑步訣竅

    10/18/2023 - 12:57 by editor
    早前香港長跑運動員黃卓寧、屈旨盈、謝俊賢和鄭文皓到上海出席活動,有機會跟傳奇跑手Eliud Kipchoge會面,而黃卓寧及屈旨盈更乘機訪問Eliud,為大家披露他們交流訓練及面對傷患的心得,希望藉此鼓勵跑者勇於突破挑戰!
  • 羅啟邦:超長山賽挑戰者

    當大家說「我好鍾意香港!」時,若非全球旅遊停擺,未必有這麼多人蜂湧去探索香港山野——到底大家對香港的山了解多少?除了香港人,有外籍越野跑手直言為了跑山而移居香港,近年亦有不少喜愛行山遊客特意來香港行山遠足,要一窺香港山野吸引「外人」的魅力,先要由香港首條行山徑「麥理浩徑」說起。這條長達100公里的行山徑東起西貢、貫穿九龍及新界,西至屯門,孕育了不少越野跑高手,亦是很多喜愛遠足人士的起步點。今期就由越野跑手羅啟邦和山藝教練陸永恩一起分享他們和麥徑的故事.......
  • 一個人的抗爭

    Sub-3是個什麼概念?對很多業餘馬拉松跑手來說,是個具標誌性的門檻,每年香港馬拉松便設立「千金先生」獎金予跑入sub 3跑手(「千金小姐」為sub 330),以作鼓勵。楊錦鴻(金毛)卻說,他第一次跑全馬便sub 3。13年來,跑步帶給他光榮和信念,他原以為可以一直跑下去,直至去年,他發現患癌要休腳,身體每況愈下,但多年跑步鍛煉培養出來的鬥志,卻成為他面對癌症的「武器」:「跑步鍛煉出來的鬥志亦幫到我面對治療。」⋯⋯
  • 來一場三日三夜的極限耐力賽

    美國田納西州每年都會舉辦一個名為Big Dog’s Backyard Ultra的極限耐力賽,賽事以6.7公里為一個循環,參賽者須每一個小時完成一圈。比賽會在每一小時一直進行,不設時限和終點,直至只剩下最後一位跑者,即為勝利者。
  • 越野虛擬跑

    疫情之下,大部分賽事延期或取消,跑手相繼面對失去目標、失去備戰動力的問題,訓練變得無所適從。沒有賽事的情況已持續了逾半年,坊間一些機構開始舉辦虛擬跑活動,避免人群聚集之餘,旨在鼓勵跑手重新投入訓練,並希望以此重新為運動注入動力。
  • 識擺手 慳好多力﹖

    良好的跑姿能提高效率,其中一項需注意的是我們手臂的擺動方式。跑步時我們會自然地前後擺動雙臂,配合雙腳左右前進。在跑步過程中,手臂擺動的動作可以調整節奏、增加推進力、改善平衡感等。
  • 跑鞋革命,跑手點揀﹖

    肯雅跑手Eliud Kipchoge在2019年的維也納馬拉松中跑獲Sub-2、肯亞女跑手Brigid Kosgei同年在芝加哥馬拉松以2小時14分04秒把世界女子馬拉松紀錄推前、2020年日本箱根驛傳中約有高達85%出場跑手都穿著同款跑鞋……厚底跑鞋一度成熱話,世界田徑協會亦在今年年初針對跑鞋的製造作出回應,進一步對鞋款規格訂立了相關條件。
  • 奔跑吧!郵差跑手-鄭偉理

    08/27/2020 - 16:04 by editor
    跑壇老手想必都聽過「郵差跑手」鄭偉理的名字,他曾在2001年香港越野錦標賽奪得冠軍、又相繼在2010至2013年渣打半馬、15k等比賽奪得Master冠軍。鄭偉理說自己的跑步生涯絕對不容易,哪怕在第一次贏得比賽後,仍為代表香港出戰這目標奮鬥了七、八年。他笑言自己曾經有三個目標,「贏比賽」、「拿贊助」及「代表香港出賽」,第二個目標在代表香港出戰後,又用多五、六年才逐步實現。
  • 「跑者膝」你總會患上﹖

    膝關節痛是都市常見的痛症,不只影響專業運動員,就算是平時少走動一族,都會患上。「跑者膝」泛指「髂脛束症候群」,髂脛束是大腿外側一組肌肉筋膜組織,是髖關節肌肉其中一部分,患者疼痛來源主要集中在膝關節外側,是常見的運動傷害。除了跑步,其實任何會重複性壓迫膝關節的活動都有可能引致跑者膝,例如跳躍、踏單車、踢足球等。
  • 跑回消逝二十年

    葉錦輝(阿Dee),曾經浮沉毒海近20年,心明當中所失,「那20年我像迷失了自己一樣,為了一時快感,就不斷虛耗光陰,更辜負了身邊人的信任,錯過孝順母親的機會。」阿Dee最終成功跑離毒海,而每跑一步都令他尋回自我,甚至累積拯救他人的能力。
  • Dorothy Hung - 2020年,失落海外賽

    因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未緩和,今年多國海外馬拉松都相繼取消,而且關口未開,各國飛機時間表都未有定案,暫時香港主要航空公司飛往外地的運載力只有3-4%,還有幾個月,2020年的海外賽,還未宣布取消的,跑手們都不敢再有任何奢望了。
  • 我不是一個特別有成績的人 - 陳偉明

    偉明熱愛跑步,從小學至中學期間,他都是獨自在田徑場上來回兜圈,直到6年前的一次偶然,才正式投入學習跑步,「接觸正規跑步是在中四暑假。當時參加了一個訓練班,認識了陳家豪,但當時我不知道他有多厲害,我只是想跟隨一位教練。」
  • 跑步練習 練時間還是距離?

    跑步比賽一般都以距離作單位,跑者以最短的時間爭取勝利。那麼練習時一定要按距離作訓練目標嗎﹖其實訓練效果不一定取決於跑得多遠,更重要的是訓練時間和質量。馬拉松新手可試以長距離慢跑來提升跑步能力,不用迫自己完成一定距離,反之以可跑多長時間來鍛鍊耐力,享受跑步樂趣。
  • 赤子之心 - 曾福祥

    越野跑,愈長距離,愈需要時間浸淫和穩定的心理質素。綜觀香港以至世界各地,頂尖的長距離越野好手普遍年屆30歲,因為生理和心理質素皆在最理想的階段。然而,登上山頂前的寒風往往最為凌厲,在身體達到頂峰前的一段時間,是最多人因為事業、家庭等四方八面的壓力而放棄的階段。近年冒起的曾福祥(Fer)只有26歲,國際越野跑協會(ITRA)的綜合能力指標已達737分,可謂本地越野界中的後起之秀。在登頂的征途,面對凜冽寒風,他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全程投入跑山。
  • 路跑陷阱 跑友出沒注意

    路跑在香港十分普遍,黃昏後更是跑友街跑的訓練黃金時間。黃昏入夜後天氣確實會比較清爽,更宜運動,但路跑尤其在這段時間暗藏陷阱,以下為大家例出8個情況,大家要特別注意。
  • 吳輝揚 - 疫情下的醫護跑手

    香港疫情於3月尾、4月初突然轉趨嚴重,政府更頒布「限聚令」令不少跑步活動及訓練被迫取消。當然明白所有行動都為了保障香港市民的安全,亦希望減輕醫護的壓力;而其實大本營亦有不少醫護跑手,包括任職醫院的楊耀昌醫生、郭志恆醫生(Kevin)、及Iris醫生。今次就特意讓他們分享一下當醫生及跑手的感受,以及一些對抗疫情的小貼士。
  • 來!動起來!陳師正

    作為跑界朋友都耳熟能詳的電台節目《動起來!動起來!》主持,陳師正每星期訪問一名跑步好手,期望透過其節目,影響更多人嘗試運動,投入跑步的行列,感受「運動」這神奇療法予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