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鐵人

  • 回歸渣馬2025 兩年後我再次踏上起跑線|十二門圖

    渣打馬拉松賽事對於三項鐵人運動員來說算是季前熱身賽,測試自己現有跑步水平為應付接踵而來的三項鐵人賽事。我由2011年起參加渣打馬拉松十公里賽事,直至上年因傷患而退賽,未能夠衛冕第三次十公里冠軍留下一大遺憾。
    今年目標當然是重奪十公里冠軍。十二月off-season後,在避免受傷的前提下,我增加每星期跑步訓練的里數及強度,直到比賽前一星期開始調整狀態。
  • 運SEN解說|SenSports

    01/04/2025 - 19:53 by editor
    即使到了今天,文字依然是我最大的敵人。然而,正是透過運動,我克服了這些困難,特別是在參加三項鐵人賽後,我的生活發生了許多轉變。我想藉著和大家分享我目前的工作,讓大家了解我的轉變。
  • Season off 2024 賽季完結|十二門圖

    年度最後一場比賽,肇慶全國錦標賽只得第十七名。反思今年成績應該是我生涯中最差的一年,亦都是沒有上過頒獎台的一年。

    自上年亞運受傷九個月後復出,我總共參加四場賽事,只有香港亞洲盃賽成績不錯,其他比賽中個人狀態都不太穩定,訓練上不但沒有進步,還未能提升到以往的水平。

    不單止身體上的傷患,心理上也遇到很大障礙。
  • 復出賽(上)|十二門圖

    亞運會剛好過去一年,亦都代表我傷後的一年。武漢三項鐵人亞洲盃就是我的復出賽,傷患期間每天都盼望著自己可以再次參賽的日子。

    這一天終於到來。
  • 運動的小確幸|十二門圖

    很多人都會問我「三項鐵人咁辛苦,點解仲會繼續玩」。無可否認,我亦都打從心底裡覺得這個項目的確很辛苦,甚至認為這十五年的訓練會削減我的壽命。比賽場上只有一個冠軍,運動員大部份時間都處於失敗、逆境、落後、面對挑戰的狀態,在這個嚴苛的環境下,運動員需要學會找到運動的小確幸,才可以一天一天堅持下去。
  • 九個月的傷患|十二門圖

    傷患絕對是運動員最大的敵人,不單肉體上的傷痛,心理上的障礙更加難以跨越。各種心理上的挑戰可能包括挫折感和沮喪情緒、焦慮和焦躁、失去對自身的控制感,以及孤立感和對未來的擔憂。
  • 樽頸困惑|十二門圖

    運動歷程中,很多人都會遇到各種挑戰和障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樽頸位」——指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的某個特定階段,無法再進一步提升成績或突破自己的極限。這種情況可能導致運動員的士氣下降、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放棄追求進步的動力。
  • 陳傑斌 - 五個在三鐵比賽日要注意的事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和準備,終於來到比賽日了。為了參加一個三項鐵人比賽,參賽者都花了不少時間、汗水及金錢,而大家最害怕看到的,就是在比賽成績表見到自己名字後出現DNS (Did Not Show) ,或被DNF (Did Not Finish)這三個英文字 。
  • 首辦2024三項鐵人世界盃香港站 全球鐵人力爭巴黎奧運資格

    03/25/2024 - 16:30 by editor
    「2024 三項鐵人世界盃」於3月24日首次落戶香港,今日假中環灣仔海濱舉行,作為「M」品牌體育盛事兼巴黎奧運計分賽之一,本站比賽氣氛熾熱,除了多位正競逐巴黎奧運資格的世界頂尖的三鐵運動員參戰,大批市民亦聚集於中環灣仔海濱賽道附近為運動員打氣。
  • 2024 三項鐵人世界盃 - 香港 各地高手來港競逐奧運資格

    03/08/2024 - 18:41 by editor
    「M」品牌活動之一的「2024 三項鐵人世界盃 - 香港」首次於香港舉行!2024年3月24日,維港及龍和道將上演是次2024 三項鐵人世界盃 - 香港,多名世界級三鐵選手將會參與獻技,爭取世界排名積分,並為奪得巴黎奧運入場券而奮戰!
  • 三項鐵人游泳訓練需要練習「踢腳」嗎?

    游泳時的踢腳訓練(kicking set),是很多Age Grouper 們最討厭、最沉悶和最痛苦的一個訓練環節。很多時游泳教練只需要單看運動員踢腳的技術就已經知道他們的游泳能力。而小朋友初學自由泳時,他們學會把頭放入水中之後,導師第一樣會教的動作就是踢腳,因此踢腳在自由泳中佔很重要的位置。不過很多人也說三項鐵人大部份比賽都是游海,海水的浮力令運動員很容易就會浮起來,所以游的時候不用踢腳也可以,而當水溫較低的時候更可以穿上膠衣wetsuit來比賽,身體就更加浮,那為什麼游泳訓練時還要做踢腳練習呢?
  • 劉峻崚 放下精英包袱|Running Special

    03/11/2022 - 16:39 by editor
    廿多歲的人生,能有幾多灰心失意?
    年輕運動員每天在賽場上跟別人競賽,爭取比賽資格;最大的壓力更來自打破舊我最佳紀錄。連連失敗,絕對可以把少年的意志消磨殆盡。
    劉峻崚初中已加入港隊受訓,亦是名校及學界精英;22、23歲因體能及比賽成績倒退,以為再無緣踏足三鐵賽場而喪志。及後獲邀成為三項鐵人的視障選手教練,豈料他面對更多的失敗與沮喪——都是自幼背負的精英運動員包袱太沉重。
    慢慢卸下包袱,他帶領香港傷健三項鐵人代表朱健驊創出佳績,去年攜手衝擊殘奧,更意外地在賽道上,為自己找回跑手的位置。他,是前香港三項鐵人隊劉峻崚。
  • 後起之秀 — 羅靖喬

    07/06/2021 - 10:19 by editor
    羅靖喬︰「若有留意三項鐵人和單車比賽的話,都不難找到我的身影,因為我喜歡挑戰各類型比賽,只是最後情歸單車這項目。我曾參加BMX、山路及練習公路單車,發現最吸引我的是山路單車,既考驗我的隨機應變能力,又可感受大自然的威力,不過較為危險。公路單車安全得很,但亦相對地悶,而且比賽完本上都精疲力盡。疫情之下,有時我也會疏於練習,特別是在跑步方面,但父親經常提點我應多加練習體能,才能提升我整體運動水平。」
  • 陳傑斌 - 三鐵新手上路:如何騎得更快?

    初初開始三項鐵人自行車訓練的朋友,通常平均騎乘速度約為20-25公里/每小時,所以終極目標會設定為平均每小時30公里,在這裏先不談深奧的功率訓練方法,雖然功率計可以非常準確地記錄運動員訓練時力量的輸出,但價錢並不便宜。雖然價錢比以往已經大幅下降,現時最平的也要三、四千港幣,而且需要有專業教練去收集和分析數據及制定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對於新手並不太實際。在這裏要談及的就是最基本能夠提升騎乘速度的方法。
  • 無悔追夢 Hidybobo (陳靄然)

    11/19/2020 - 17:00 by edwardwong
    陳靄然(Hidy)近年放棄全職工作,決意投入全職運動生涯。由10年前開始跑步,到後來苦學單車,再兼修游泳,闖入三項鐵人的世界,更曾獲資格參與國外兩大比賽之一:Challenge Samorin的World Champ賽事。Hidy每步走來,支持她的是不屈的堅持,還有腳下一對又一對Mizuno跑鞋。
  • 陳傑斌 - 10種必買的三項鐵人裝備

    三項鐵人運動需要用到很多不同的裝備:游水、自行車、跑步,訓練有自己用一套裝備、比賽又會用另一套裝備,而每幾個月又有新款的裝備出現,真的是「買都買到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