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 聽不到便更努力去理解|畫觀蒼綠

    06/30/2025 - 14:31 by editor
    「你唔戴助聽器點聽到球證吹哨子?」
    「你聽唔到點理解到打Rugby?」
    這些問題我已見慣不怪,但我最不希望拖累球隊——因為我的球隊並非聾人球隊,我們打的是一般欖球聯賽。所以每次比賽前,我都會花時間了解球例,做好準備。教練通常會事先通知球證我是聾人,但初期比賽時,有些球證會忘記,會在我的視線外吹哨子,然後再叫我們隊長提醒我避免再犯規。
  • 《流乾•汗雨》[九]

    「你哋去唔去世大啊?」琦問道。
    「今年啊⋯⋯撞正我summer school喎。」怡一臉認真的道。
    「你扮咩認真讀書啊!搞笑咩?」鈺無情的尖聲譏諷,尖酸刻薄中帶著嘲弄。
    「咁又係。」怡回道。似乎對鈺的嘲諷毫不在意。她在「要讀書」和「扮咩讀書啊」中間的跳躍快如閃電。平常人要是說自己要「返屋企瞓覺」,然後被對方說上一句:「扮咩要瞓覺」啊,大概小則心中惱怒,大則破口大罵。於怡而言,這似乎並沒有甚麼大分別,也自然不覺得自己被侮辱了。也許以怡的絕學,不讀書跟讀書的結果根本一樣,那麼自然就沒有這個煩惱。
  • 成長 - 翟晉德(喇沙書院中六)

    去年學界精英賽喇沙書院時隔十一年再度闖入四強,四位主力翟晉德、曾朗謙、文佐鳴及羅嘉昌的表現相當亮眼,其中季軍戰喇沙以107:55分勝出,他們更包辦大部份得分九十六分。今年的隊長翟晉德當時獲得全場最高分三十六分並獲選為最佳新人,他回想那可能是喇沙歷年最佳陣容,因此他們大膽地以衝擊冠軍為目標。今年其中兩位主力已離校,他繼續肩負隊長重任,在精英賽之前,他已深感今屆的學界賽事道阻且長。
  • 薛晉寧〈渣豆馬拉松〉有態度的選手 先優秀|動聽皆宜

    10/24/2023 - 16:39 by AL
    談起「薛晉寧」(阿檸),或許大家會想到他是叱咤903 DJ,想到他的「支力會」,想到他為其他歌手寫的歌詞,但甚少會看到他以歌手身分登場。今期介紹的〈渣豆馬拉松〉是一首以跑步為主題的作品,歌詞簡單易明,細說跑步初哥和不擅運動之士的心聲。
  • 希臘愛琴海跳島之旅|體育育人

    從雅典出發,乘搭渡輪往聖托里尼島,是愛琴海人氣指數最高的小島。

    火山島上的建築以白色和藍色為主,在峭壁上佈滿小白屋,藍色圓頂教堂,在蔚藍海洋的襯托下,形成強烈對比。在小巷中漫步,感受下浪漫情懷,有情侶、夫婦來度蜜月,令人流連忘返。

    有空可嘗試遠足、慢跑,現今資訊發達,在網上輸入「Fira to Oia hike」,會搜尋到大量資料和影片,介紹一條最美的行山徑。從前曾到訪聖島三次,亦未曾發現這路徑,於是今趟決心擇日早起,換上跑鞋,用雙腳體驗這條山徑。
  • 印象 - 陳詠琛(中文大學持續進修學院)

    談及協恩中學,大家記得的就算不是在球場上表現狂放的李佩沛,也可能是隊長姚采芸,今年初學界精英賽後,備受談論的陳詠琛卻是以「靚」令人留下印象。賽後有觀眾上前找她合照時說:「你好靚呀!」令她感愕然和失落:「由細到大都無人讚我靚,雖然都開心,但我打了這麼多年籃球,每日都好辛苦練波,他們竟然在賽後不是讚我打得好⋯⋯」這是否一種對籃球女生的刻板印象?
  • 奪金・奪秒|當體育遇上教育

    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是運動盛事,有機會跟隨《運動版圖》採訪大軍到訪,作了一次媒體工作者的見證。沒有媒體的努力,把比賽的情況,圖文並茂,多角度呈現出來,讀者和觀眾何來安坐家中、或在任何角落瀏覽最新的訊息。
    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圓滿落幕,中國香港的運動員取得八金十六銀二十九銅共五十三面獎牌,成績斐然,比上屆取得四十六面獎牌增加不少,顯示了多年的精英運動員培訓可沒有白幹。
  • 團隊 - 倪嘉仁(香港理工大學)

    倪嘉仁在籃球場上出現時,好像總會引來四周正在打球的人注目,更有人形容他是學界籃球明星,他隨即尷尬地說:「其實我很怕受到注目,好像一舉一動都會被人評論,但我只是想打好籃球!」這些注目更形成異樣的心理壓力。
  • 單車路線推介之港島北市區

    港島市區主要集中在港島北部,基本上就是由堅尼地城至筲箕灣這東西走向路段,因為主要是填海地所以路段平坦,十分適合單車通勤,而一般來說交通比較繁忙,要多留意路上車輛,掌握之前「單車通勤六堂課」的內容。此外,港島電車軌踩單車的問題也值得討論一下。
  • 團隊競賽安排

    美國職業籃球聯賽每年常規賽都有八十二場比賽,每支球隊會在六個多月內完成常規賽事。餘下的八支球隊會在餘下兩個月內競逐總冠軍的席位,總冠軍球隊最多會一季內參加一百一十場的比賽。為了順利完成賽季,每一支球隊每年都會投放大量的資金,確保運動員能競爭到最後,當中包括醫療、肌力訓練、運動科學、營養、心理等等。不過,就算有著頂級的專業團隊,運動員接連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比賽,當然也會覺得疲累。所以要讓他們持續發揮高水平表現,也是肌力及體適能專家的工作之一。
  • 運智。運籌

    早前到亞洲博覽館參觀2023運動博覽,順道欣賞了一場智力運動比賽,參賽者有學生,亦有在職人士。比賽是2023卡卡頌世界賽香港區代表選拔賽,由香港創新智力運動協會主辦,吸引了不少桌遊愛好者的參與。
  • 單車代步的六堂基本課之轉線及迴旋處

    當你開始有信心在馬路好像一輛汽車一樣駕駛單車,很快會遇到需要轉換行車線的情況,例如路面標記所指定行車方向不是你的去向,這情況單車駕駛者便必須轉換行車線以前往需要去的方向。只要按步就班,選比較少車流的內街,進行轉線練習,培養技巧及信心,轉線其實不難。
  • 單車路線推介 - 將軍澳

    經過了之前的幾堂課,對踩馬路技術解鎖後,急不及待想踩單車去很多不同地方嗎?以後會進一步介紹一些值得踩單車的路線給大家參考。
  • 單車代步的六堂基本課之留意潛在危險

    馬路上踩單車最大的潛在危險是什麼呢?按2021年統計,有人受傷的單車意外共三千二百四十九宗,其中二千零七十七宗(約三分之二)並不涉及車輛碰撞,即是單車自我失控或受環境影響引致意外,而筆者個人經驗也同意,在香港馬路踩單車主要危險並不在於其他汽車,因為各方面只要按著正確方法去使用路面,發生碰撞的機會其實不大,反而「自炒」危險卻容易被人忽略,以下嘗試列出潛在危險位及「伏位」情況,必須留意。
  • 單車路線推介之九龍市區

    九龍市區有一個特點就是很集中,中心半島部份半徑只有約三公里,東西橫貫路線由啟德至長沙灣距離大約七公里;南北縱走尖沙咀至九龍塘也不超過七公里。在巿區踩單車更容易掌握出行時間。
  • 運動員慢性後遺症 - 腦震盪

    09/06/2023 - 14:13 by editor
    相信經常做運動的人都試過運動受傷。輕微的受傷如足踝扭傷、肌肉疼痛、背痛、拉傷韌帶等,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接受了適當的治療,亦可痊癒。但一些看似輕微,又擁有無窮後患的受傷如腦震盪(Concussion),就會導致脊椎移位Subluxation、顳頜關節綜合症 TMJD、前庭神經系統綜合症Vestibular Dysfunction、偏頭痛Migraine,多種的神經系統關聯的後遺症。
  • 「營」遊之旅

    09/06/2023 - 12:55 by editor
    疫情過後,不少守候多時的市民已經計劃好一連串的外遊計劃,近至內地和澳門,遠至北美歐非國。為了享有稱心滿意的旅遊假期,我們對食、住、行均非常講究。唯每次完成旅程時,或會帶有一點失落感,並抱怨回程後伴隨的腰間脂肪、體重,甚至乎身體健康狀況稍變差,如血壓上升、血糖偏高、血脂超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