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 聽不到便更努力去理解|畫觀蒼綠

    06/30/2025 - 14:31 by editor
    「你唔戴助聽器點聽到球證吹哨子?」
    「你聽唔到點理解到打Rugby?」
    這些問題我已見慣不怪,但我最不希望拖累球隊——因為我的球隊並非聾人球隊,我們打的是一般欖球聯賽。所以每次比賽前,我都會花時間了解球例,做好準備。教練通常會事先通知球證我是聾人,但初期比賽時,有些球證會忘記,會在我的視線外吹哨子,然後再叫我們隊長提醒我避免再犯規。
  • 輕盈吞拿魚手卷On the Go

    Gary既是傑志膳房主廚,首要任務當然是為傑志球員設計適合他們的營養菜式。他留意到傑志青年隊的球員在上完課後就要回到賽馬會傑志中心進行訓練,有時更緊接著要出戰晚上的香港超級青年聯賽,因此通常放學後便馬不停蹄回到中心,準備完畢後就出發去比賽,進餐時間非常緊迫。這款方便攜帶而且可隨時隨地食用的手卷正好適合這班來去匆匆的年青人。
  • 覆盤・翻盤:周世傑

    一直以來,中國象棋都是中小學生的基本玩意,幾毛錢一副的飛馬象棋可以玩足一個暑假。那時候,報章雜誌總會有一些殘局給象棋愛好者思考。然而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已忘記了下象棋的樂趣,三十二隻棋子慢慢從記憶中褪下來。直到年前遇上象棋大師周世傑,重拾許多回憶,什麼「一卒讓三先」的開局、「雪擁藍關」的殘局,胡榮華、楊官麟等象棋大師的對局故事,一一在腦中重現。

    剛認識周世傑的時候,只覺得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棋士,怎樣也想不到,他背後有一段坎坷的經歷,幸好象棋改變了他的人生。
  • 《THE FIRST SLAM DUNK》:從沒停下來的井上雄彥

    「太勁了。太勁了……」那一夜我坐在電影院,看完《THE FIRST SLAM DUNK》片尾工作人員名單,頭頂燈光亮起之後,嘴巴裡不知道喃喃唸著這句話多少次。很久沒有一部電影給我這樣的衝擊,而更重要的是,這種強烈感受很大部份並非來自懷舊情感,而是因為切切實實看了一套「偉大的籃球動畫」;裡面有再多熟悉的場景和人物,也無法阻止我去判定:這是一部井上雄彥的「新作」。
  • 港泰拳史的幾塊拼圖|武意見

    今天香港的泰國拳館或相關的健身中心,發展蓬勃,活像雨後春筍,由平民化至豪華會所級別的,數以百計,男女老幼都趨之若鶩,由群體課堂至單人私教,可用其門如市來形容。泰國拳當下的普及程度,半世紀前沒有人可以預想得到。
  • 籃足排常見嚴重傷患 前十字韌帶斷裂

    最近有明星在籃球比賽中扭傷右膝,有教練指他右膝前十字韌帶早已斷裂。前十字韌帶斷裂會令膝關節變得不穩定,一般走路未必有太大問題,但運動中尤其是需要急停和轉向的動作(如滑雪、球類運動等)時,膝關節容易扭傷,引致軟骨以及半月板損傷,增加創傷性關節炎的風險。
  • 學界越野賽後•聯校跑

    學界第一組越野賽,疫情下停辦兩年,在今年生活復常下,又再次於11月初在粉嶺哥爾夫球場復辦。筆者所任教的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長天),取得全場團體第三名,而由長天舊生—黎昭麟老師(黎sir)執教的德望學校(德望),亦在團體與協恩同取第二名,是值得鼓舞的近年佳績。
  • 商界/傳媒人/體育行政/運動愛好者/學長 廖寶賢、文宇軒

    12/25/2022 - 14:51 by Kikyo
    運動員擔任主角的同時,少不了運動品牌及媒體於背後支持,FILA港澳及新加坡總經理廖寶賢(PY)和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經理兼資深傳媒人文宇軒早前齊齊到港協暨奧委會轄下奧夢成真和香港奧林匹克之友合辦的「奧苗計劃」啟動禮撐場,支持這個小學體育推廣計劃。
  • 傅家俊 不驕·不餒

    桌球除了是體能運動,當中不少技術知識亦與科學相關,例如計分方式是數學範疇,桌球打出的角度、旋轉、撞擊明顯是物理知識。
  • LV與足球:由世界盃談起

    世界盃開鑼前,Louis Vuitton 一則廣告拍下了美斯和C朗面對面下國際象棋的畫面,不少人好奇,究竟 LV 是怎樣才勸得動一向被視為不和的兩大球星同場出現?再說,奢華品牌 LV 是怎樣與足球扯上關係?
  • 痴漢唱著無人不知的賽果 回顧《季前賽》劇歌

    12/11/2022 - 02:21 by AL
    這篇文章面世的日子,ViuTV播放的原創劇已經變成以拳擊為主題的《繩角》。不過作者一看籃球劇《季前賽》的歌曲製作名單後,決定要向讀者推介劇集內兩首歌曲。未看過劇集的可以先從歌曲感受這套劇的氣氛,看過的讀者當然可以一聽再聽。
  • 《籃球少年王》:努力的意義

    日本集英社漫畫雜誌《少年JUMP》的連載作品,據說編輯部有著名的創作三大方針:「友情、努力、勝利」—也就是說,努力過後,必會勝利。然而來自講談社的漫畫《籃球少年王》,主題卻偏偏挑戰這個觀點:憑甚麽認為主角努力後就一定要得到勝利?對手也是同樣地努力啊;而且努力的意義,就只在於勝利嗎?作者日向武史,就是從這麼獨特的觀點出發,創作出這部累計發行二千四百萬本、並在2019年改編成動畫劇集的傳奇作品。
  • 不一樣的世界盃|施傅睇體

    最近在香港大小角落熱哄哄的話題相信離不開世界盃足球賽,這是首次於香港學期中進行的世界盃,加上開波為日常放學後的黃金時間,行文時一路在思考有什麼元素適合於校園內,可以藉著這股難得的世盃熱讓學生學習和提升呢?
  • 心足・意足 |當體育遇上教育

    作為擁南躉,看著山度士成長、成名,退役後當上教練,開辦足球學校,仍以足球作為終身事業。近年在社區跟山Sir有接觸,欣賞他心繫足球,志得意滿,甚至進軍社福界,不由得衷心佩服,替他高興。
  • 《赤手登峰》:一個人的修行|動映話

    我們常常說,頂尖運動員都追求身心和技藝提煉到完美境地,但甚麽才是「完美」?完全不犯錯嗎?這似乎不可能。例如籃球比賽,罰球是最單純的一件事,沒有防守,射球位置和距離都固定,球員從小到大更已練習過無數次,饒是如此,最厲害的歷史級射手,罰球命中率也不會是100%。不過如果我們換個玩法:「現在讓你射一次罰球,射不中你就會死」,那又怎樣?如此極端的想像,聽起來很誇張,但世上確實有像這樣的「運動」:要絲毫不犯差錯下完成,任何失誤都會付出性命。它就是「自由獨攀」,英語簡稱「Free Solo」,亦是2018年紀錄片《赤手登峰》的原文名字。
  • 《壯志凌雲》:它是一部運動電影|動映話

    如果要引用《壯志凌雲》(Top Gun)裡的一句對白,去概括整套電影到底說甚麽,我會選女主角Charlie的話:「你這是拿一部價值三千萬的戰機來豪賭啊,中尉。(That's a big gamble with a $30 million plane, lieutenant.)」是的,這是一群愛好刺激的男孩,駕駛著價值幾千萬美金的昂貴玩具,去炫耀身手爭逐光榮的故事;《壯》從頭到尾雖然都關於戰機,但它骨子裡其實不是一部戰爭片,而是運動電影。
  • 《籃球夢》:NBA光輝背後的無數臉孔|動映話

    「一個年輕籃球員要進軍NBA,路途到底有多遠?」這是每個籃球人心裡都必然問過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要打NBA非常困難,也知道每個球季全世界就只得那四百幾人做得到。但是一個真正有潛質的高中生,假如以NBA為夢想,他將要經歷些甚麽,那條路將有多少障礙和挫折?我們卻不一定清楚。1994年電影《籃球夢》(Hoop Dreams)的導演Steve James用鏡頭告訴了我們,他與兩位監製Frederick Marx和Peter Gilbert這個三人組合,拍出了一套至今公認的紀錄片經典—注意,不只是「運動紀錄片」,而是在任何題材紀錄片裡,都是經典。
  • 《勝利之光》:燃燒一切之後|動映話

    「老頭子,你最光輝的時刻是在甚麽時候?全日本時代嗎?而我呢……就是現在了!」這是《男兒當入樽》裡山王戰末段,負傷的櫻木花道堅持再次上場時所說的經典名言,每個Slam Dunk迷都會背誦,每次重溫也都血脈沸騰。「我只有現在」,在漫畫裡表達的是一股單純熱血,但是放到現實,意義卻變得沉重許多。這是多年後我看過美式足球電影《勝利之光》(Friday Night Lights)的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