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Culture

  • 【GROHE貼心呈獻】 瑜伽 x 音療 x 輕柔泡泡浴 放鬆身心內外療癒之夜

    忙碌的都巿人日日夜夜都被各種事務煩擾,需要徹底放鬆身心才能好好休息,早前GROHE便和Pure Yoga合作舉辦瑜伽音療體驗班,由人氣瑜伽導師Mia Yu帶大家透過放鬆伸展及冥想,配合頌缽令人平靜的音頻,助大家在繁忙日子放鬆一下!參加者更於瑜伽班後體驗GROHE PureFoam淋浴系統,站立淋浴都可以輕柔泡沫包裹全身,享受泡泡浴帶給肌膚的細緻呵護。
  • 歐智鋒 X Crux Boulder Gym 運動攀登催生的養份|Sportsoho 攀岩別冊

    歐智鋒已成為全職運動員八年多,回想近年運動攀登港隊的表現進步很多,卻一直有青黃不接的問題:「我和腸仔(陳翔志)、游嘉俊幾年前一同代表香港出外比賽,至今依然是我們出去比賽,但日本隊這些強隊,他們的青少年水平已超過我們。」過去兩年疫情令港隊無出外比賽,靜極思動,令他萌生了開設攀石場的念頭,與同樣喜愛攀石的友人Simon和前港隊鄧少熙一拍即合,成為合伙人,藉此,他亦希望能推動攀石風氣,令攀石變成像「落街打籃球」般普遍,才有望培養更多青少年運動員。
  • 騎師之運動科學 - 見習騎師

    07/05/2022 - 00:00 by editor
    因著容教授的科學研究,一班在見習騎師學校受訓的學員成了開拓科研的先驅,盡全力去完成各項測試,測試完畢,又變回一群帶著憧憬的男孩。正如Felix所說,熱情成了騎師迎接挑戰的動力,學員面對訓練,也把他們對賽馬的夢想煉淨。

    面對各種測試,學員對隨之而來的一連串數據也有期待,相較日常的工作與訓練,量化的體能測試,為他們的訓練帶來新的契機。
  • 騎師之運動科學 - 容樹恒

    06/27/2022 - 11:50 by editor
    要令大眾明白騎師在賽馬中的價值,除了提高騎師的曝光率,更重要是建立健全的培訓架構與科研支援。今年香港見習騎師學校與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下稱「合作備忘錄」),學會會針對騎師進行研究並收集數據,從而了解騎師在運動時的基本元素,讓科學研究成為騎師訓練內容的參考。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容樹恒教授表示,馬匹固然是賽馬中的要素,然而騎師的功架與技術同樣重要,「這正是科學裡面的信念,如果我們每一個齒輪都可以進步的時候,加起來就不是只有一個齒輪決定一切。」
  • 騎師之運動科學 - 高雅志

    06/27/2022 - 10:45 by editor
    賽馬可能是在香港最為人熟悉的運動,不過騎師的運動能力卻容易被人忽略-他們作為運動員,從小受訓,四出比賽,馬背上的溜放與衝刺,全是力量與經驗的表現,絕非單純只為馬匹導航。

    而作為運動,賽馬包含的,除了是運動員的體能付出,還有運動背後的一連串科學與醫學原理,才可在訓練上令運動員進步,由看得見的訓練與比賽,延伸到背後的專業支援,方能支持這項運動得到普羅大眾的肯定和理解。

    這一期,不如由騎師與教授,細說一下整全的體育框架應如何構築。
  • 齋做運動?|Life Special

    06/09/2022 - 13:10 by dorzcheung
    或許,我們心中所信奉的信仰,會成為我們最強的後盾⋯⋯

    四月的NBA季後賽附加賽,布魯克林籃網控衛艾榮需守齋戒月,惟表現並未受影響,上陣不久交出卻全場最高的34分,並交出12次助攻,最後成功帶領團隊晉級季後賽,就連隊友杜蘭特亦不禁訝異:「這很難做到,我整天都在吃東西,尤其是他要打這麼激烈的球賽。」
  • 城下「鷹」雄-陳佳瑋|Hello山

    06/06/2022 - 13:25 by editor
    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卻隱藏不少高手,
    身懷絕技專通各個範疇,
    其中專攻生態攝影,而且獨鍾攝鷹的人可能為數不多,
    陳佳瑋Peter便是這城內專業級的「鷹」雄,
    除了經常到樹林、海岸觀察,
    甚至不惜上山尋鷹。
  • 山上見|Cover Story

    06/01/2022 - 14:26 by dorzcheung
    喜愛山野的人無時無刻都想走上山,但更希望大眾同樣愛上山野、一起守護他們愛的土地——然而,對行山不感興趣,甚至很少行山的人,又怎會明白這份愛?今次幾位受訪者們更不約而同認為,香港很多行山人士、進入郊野的人,並非真正「享受」大自然,遑論會有愛護郊野的意識了。

    香港這片彈丸之地,可以容納到最大比例的郊野面積,也容得下為數不少熱心推廣自然保育的人。在多媒體當道的時代,他們各自又用什麼方法讓大家關注環境保育,甚至踏出家門,山上見?
  • 時代抗疫 - 運動器材及拳館

    04/21/2022 - 18:28 by dorzcheung
    普羅大眾的抗疫可能只是無時無刻戴口罩的生活成本,運動人失去的是寶貴的操練時光和肌肉,對於關閉體育處所令下受影響的場所,「抗疫」的成本可能是畢生積蓄和運氣。今期訪問了四所體育場地:Build肌教練們為了維持營運收入,四處找適合做運動的空間發展戶外訓練模式,道出被逼上街頭做運動的辛酸,但又可見運動人堅持鍛煉的靱性;Eco Lifestyle Fitness以往的團隊訓練班同樣無以為繼,所幸疫下發展出運動器材生意,成為「業界奇葩」,或可啟發其他體育處所經營者;蘇俊華乒乓球訓練中心和自強拳館被逼暫停營業後完全零收入,除了無奈地花盡積蓄,亦嘗試在心態上堅強面對——可能因為他們都曾是運動員,習慣歷經艱苦磨鍊。我們需要的也許正是學習他們負重前行的意志。
  • 時代抗疫 - Gym Room及乒乓球訓練中心

    04/20/2022 - 15:55 by dorzcheung
    這兩年來運動界的話題很難避免與「防疫」有關:戶外運動需否戴口罩?體育處所封禁到幾時?跑步比賽又要延期?一般運動人最常掛口邊的就是:「我好耐無做運動!」由以往的weekend fighter變成零運動,可能尚可忍受,但對於本來幾乎日日鍛煉的運動員和教練們來說卻影響甚鉅。當人人戴著口罩影相,望著照片卻認不出誰是誰時,各人都只能歎一句:「這是時代的見證!」,卻無法預料這個「不運動時代」到底會維持幾耐?

    普羅大眾的抗疫可能只是無時無刻戴口罩的生活成本,運動人失去的是寶貴的操練時光和肌肉,對於關閉體育處所令下受影響的場所,「抗疫」的成本可能是畢生積蓄和運氣。今期訪問了四所體育場地:Build肌教練們為了維持營運收入,四處找適合做運動的空間發展戶外訓練模式,道出被逼上街頭做運動的辛酸,但又可見運動人堅持鍛煉的靱性;Eco Lifestyle Fitness以往的團隊訓練班同樣無以為繼,所幸疫下發展出運動器材生意,成為「業界奇葩」,或可啟發其他體育處所經營者;蘇俊華乒乓球訓練中心和自強拳館被逼暫停營業後完全零收入,除了無奈地花盡積蓄,亦嘗試在心態上堅強面對——可能因為他們都曾是運動員,習慣歷經艱苦磨鍊。我們需要的也許正是學習他們負重前行的意志。
  • 蔡耀東:畫遊香港山峰

    插畫家蔡耀東(Terence)近年的一系列山峰插畫逐漸為人熟悉,月初他舉辦首個個人作品展「山」,集結所有山峰作品,才令人恍然他已累積了二十多幅山峰插畫。一切源起於一次與本地服飾品牌的合作,勾起了他對山的記憶。
  • 前仆後繼 ‧ 生我的命 - B-Boy ET

    02/21/2022 - 16:20 by dorzcheung
    關文俊Bboy ET在舞圈遊走近廿年,算是見證着香港街舞文化的變遷,令人意外的是,他決定加入霹靂舞臨時委員會做後勤工作,後浪推前浪,以栽培更多香港Breaking舞者的後起之秀,為香港這些舞者付出和支援更多。年過30的他雖然選擇了擔當後勤工作,但不代表他放棄進步,放棄舞蹈:「換個角度去諗,崗位上我哋呢班委員其實無改變初心,大家都係咁鍾意Breaking,只係想為香港呢一個圈子做多啲!」
  • 冒險原來是進化 - B-Girl Lady Little

    02/21/2022 - 15:49 by dorzcheung
    個子矮小,年紀又比其他三位港隊成員年輕的Little,雖然年紀輕輕但實力非凡,野心亦不比他們小:「如果有人諗點解我會係港隊或者第一名,我唔會多加解釋,只係會想話畀佢哋知『你繼續睇我實力啦』。」對Little來說,她會視出戰奧運是自己在Breaking的成績表,並揚言過後的目標要和隊友到世界各地跳舞,讓其他人認識香港出產且獨特的B-Boys、B-Girls。
  • 承載夢想重量 - B-Girl Lady Banan

    02/21/2022 - 15:32 by dorzcheung
    阿四和Think對推廣Breaking文化滿有使命感,兩位B-Gilrs則似乎更多了女性視角的思考:為何玩Breaking的女仔比較少?為何仍堅持到現在的女生愈來愈少?Lady Banan(阿蕉)一句道出現實:「有啲動作要好有力量,例如倒立,我嘅手就唔夠力Freeze,一啲Power Move我都未必做到。」她手腕試過受傷,但休養後繼續跟Crew去比賽:「我隊Crew得我一個女仔,佢哋係令我堅持玩到而家嘅重要原因!」她雙手未必承載到自己的體重,卻承載了隊友的夢想。
  • 在這個地方Breakthrough - B-Boy Think

    02/21/2022 - 15:04 by dorzcheung
    「跳舞真係可以改變到一個人!」Think說。兒時是個「街童」的他 ,經常在公園流連,生活頹廢,偶然在公園看見有人跳Breaking,便請外展社工幫忙找到相關舞蹈班,「見到啲人又炒落地下,又轉圈,又撐起個人咁,好鍾意動作嘅凌空感及速度感,覺得好型!」從此耍廢的他,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挑戰自己成為一個舞者,就這樣一跳就15年了。多年來的堅持令他南征北討,更是「常勝軍」,不過,「現實」往往是人的弱點——「放棄」曾在咫尺之間——Think 沒有忘記過這個低潮,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 。
  • 笑看世代更迭 - B-Boy Four

    02/21/2022 - 14:33 by dorzcheung
    追夢和堅持夢想,對B-Boy Four (阿四)來說不無掙扎:「我剛開始接觸Breaking只係覺得好有型,直到20歲左右才開始更專注地跳,但始終都要有份全職工作維生。我唯一堅持係返朝九晚六,星期六日盡量不開工,公餘便有多點時間練舞,周末有時去比賽。」

    阿四現年33歲,他仍在堅持跳舞。即使有不少後來居上的B-Boy,參加港隊選拔時他仍然自信滿滿:「我可以嘅!練多啲體能就得!」
  • 香港製造 - Breaking港隊初公開

    02/21/2022 - 11:32 by dorzcheung
    「究竟堅持咁耐為咗啲乜?」有人說夢想和現實不可能共存,若一直堅持心中所信奉的信念,有機會實現夢想嗎?國際奧委會(IOC)早前宣佈,霹靂舞(Break Dance或Breaking)將會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新體育項目,誰曾想過「舞蹈」能在國際體壇盛事佔一席位呢?面對Breaking 將會進入一個全新及規範化的運動賽事,有人認為破壞了街舞那原創性和個人化的元素,有人認為這是機會推廣Breaking 文化,眾說紛紜一直在舞界爭持不下。*四位香港Breaking 代表隊B-Boy Four、B-Boy Think、B-Girl Lady Banan、B-Girl Lady Little 一度在這些議題上困擾多時。得悉 Breaking打入奧運的消息,大家想到:「可能是夢一場,但既然一直追求夢想,不如來一場痛快,試試自己實力⋯⋯」幾位「舞者」除了追奧運夢,為香港Breaking 文化「開個靚頭」,希望啟發更多香港製造的Breaking 舞者,更為香港製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