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Culture 香港也馬 馬榕生 踢跑皆宜高中生︱學界特輯 現時只有十八歲的馬榕生(下稱:馬仔)於今年5月10日,人生首次於港超聯正選上陣,並以西班牙新星也馬(Lamine Yamal)的招牌動作:禁區頂以左腳擺大位燙射遠柱入網,一度逼和當時正競逐聯賽冠軍的大埔。雖然最終功敗垂成,但也無阻這位香港與加納混血的足壇新星一戰成名。
Life & Culture SLABhood主場-駱克道遊樂場 去灣仔區打籃球,相信波友們都會到修頓球場,因為人夠多,鬥波及接觸高手的機會亦較多。其實灣仔區不是只有修頓一個球場,就如銅鑼灣一樣,並不是只有一個浩南。在駱克道於已經沒有水馬的警總附近,亦有一個籃球場——駱克道遊樂場籃球場。
Life & Culture 啟德前跑道變空中花園 為跑手設新路線 抗疫一年多,出國旅行的日子仍遙遙無期,市民都渴望遊覽更多本地新景點。但講起啟德,可能會想起以前機場被高樓大廈包圍的回憶,又或者想起幾年前開放的郵輪碼頭;而近期剛開幕的「啟德空中花園」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休憩空間,可供進行各種娛樂活動,跑手既能練跑,鍛煉心肺功能之餘,亦可欣賞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景色。
Life & Culture 旅遊記者自肥運動 翁怡富 「做運動記者是否好喜歡運動?」可能並不盡然,但翁怡富(Ivan)身為旅遊記者,就肯定是因為喜愛旅行才入行:「我貪玩嘛!而且很多時題材都是個人興趣,因為想做才去做。」工作有機會經常外遊,難得上司給予他定題材、行程的自由度,他還不把握機會滿足一己私慾「自肥」,去探索自己有興趣的地方和活動!慢慢地他確立了自己「探索型」的旅遊記者風格,上山下海,有時更為了交稿而搏命完成行程,辛苦得來卻滿足:「我們交稿有時和運動員一樣,要有不輕言放棄的精神!」
Life & Culture 百練自得 「練」什麼「得」什麼,乃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種「豆」總不會得「瓜」。不少武術師傅都只重視招式,卻忽視實戰時的情緒變化;多位「大師」與搏擊手較量,輕易被擊倒,皆因沒有練習、沒有體驗過毫不留情的自由搏擊賽(練習/正式比賽/實戰),所以在與人交鋒時,無法處理臨場的威脅和壓力,當「大師」發覺對手的反應與徒弟的極之不同,平日只用手指向徒弟,對方已飛彈丈外,露出驚訝和痛苦表情......
Life & Culture 瑞士遊的夏與冬 提起瑞士,相信不少人也與我小時候對瑞士的印象一樣,不是飄零燕內動人如畫的山水風景,就是一眾雪友嚮往的滑雪勝地。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頗久未能離開香港去旅行,那就讓居於瑞士的我帶大家眼睛去一趟旅行,介紹一下瑞士的景點拍照打卡外,更重要是提供一些和運動有關的行程安排——畢竟愛看這本雜誌的大家對運動十分感興趣吧,希望這次我能提早為大家安排到瑞士行程,到時候無論夏天還是冬季,疫情過後來到瑞士就可以肆意遊走!
Life & Culture 不一樣的視角 人類間的問題,很大程度都基於每人都只能從自己的觀點及角度出發,若然嘗試轉換視點,世界亦會不同,帶來無限可能性。同樣道理亦能套於斜躺車,有人會認為它是單車的一種,有人則視為另一種運動,但坐於斜躺車上,不單能體驗另一種視角,更能嘗試新一種可能性,是單車與否又有何重要?
Life & Culture 孤高之山犬-爬坡完登三百山! 歷時六年,爬坡終於登上香港的第三百座山峰——沒錯,牠可能是第一隻完登香港三百山的小狗!山系攝影師DB和太太Yo都喜歡大自然和行山,六年前收養了唐狗爬坡後,試著帶牠去行山,從而看出爬坡似乎天生適合行山,這亦是牠的名字來源:「我們決定以香港有名字的山為目標,帶著牠一起熟悉香港山徑。」由2014年爬坡登上第一座山獅子山開始,到2021年4月終於完成300山的登頂計劃!
Life & Culture 能高安東軍縱走之旅 這趟旅程緣起於10年前,我與兩位好朋友約定要一同往台灣登山,並且要一同完成這旅程。這熱血的約定,終於在2018年完成,雖然這幾年來我的登山經驗愈來愈豐富,但那次旅程至今回想仍然值得回味。位於台灣中央山脈稜線上的「能高安東軍縱走」,意指貫通南北的一條路線,穿越南投及花蓮兩大高山——能高山以及安東軍山,讓我們置身於高山湖泊及大草原之中、與水鹿相遇的一條高難度路線。全程在海拔2000米以上, 對於生活在香港的我們來說,如何應付高山反應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Life & Culture 鐵騎承傳 香港電單車賽車手周浩雲(九咪仔)受到賽車手爸爸「九咪」的薰陶,12歲開始便接觸電單車,更曾參與世界最頂級的MOTO GP賽事。為了延續爸爸追求賽車夢想的精神,2020年起九咪仔開始培訓其子「小肥羊」周斯澤,教授他各項電單車技術,希望將家族三代的鐵騎精神傳承下去。周斯澤跟著爸爸試玩越野電單車後就上癮了,而他今年只是5歲!
Life & Culture 我要行路去加拿大!Take2 人生沒take 2,所以我們才要抓緊光陰。Joshua被迫放棄的PCT之旅回港,縱然雙腳歷經兩個多月過山車式的康復過程,最終亦如願地回復正常,唯其內心始終未及痊癒。全世界的2020年都猶如時間停頓,唯Joshua卻把握時間要完成其人生遠征,今次卻帶著女友再戰PCT。「疫情下,其實大部份人都不建議去PCT,但對我來說是一趟非去不可的旅程。」
Life & Culture 繪運動話運動 運動除了可以「做」,當然更可以「畫」!不同人有不同角度表達對運動的熱愛,更重要是推廣運動、令更多人感興趣!繼早前我們做過《運動插畫》這個封面故事帶大家認識喜歡畫運動的畫家們,這次我們再嘗試找來幾本關於運動的圖文書介紹給大家,就算無時間做運動,都可以「睇咗當做咗」!
Life & Culture 接觸電競?從FIFA21開始!| UL.OS特約:Sportsoho X eSportsHK FIFA21電競爭霸戰 電競運動近年快速崛起,作為運動愛好者,如果想要接觸電競,不如先由以現實足球世界為藍本的FIFA21開始!
Life & Culture 陸永恩:享受慢行山野 當大家說「我好鍾意香港!」時,若非全球旅遊停擺,未必有這麼多人蜂湧去探索香港山野——到底大家對香港的山了解多少?除了香港人,有外籍越野跑手直言為了跑山而移居香港,近年亦有不少喜愛行山遊客特意來香港行山遠足,要一窺香港山野吸引「外人」的魅力,先要由香港首條行山徑「麥理浩徑」說起。這條長達100公里的行山徑東起西貢、貫穿九龍及新界,西至屯門,孕育了不少越野跑高手,亦是很多喜愛遠足人士的起步點。今期就由越野跑手羅啟邦和山藝教練陸永恩一起分享他們和麥徑的故事.......
Life & Culture 我要行路去加拿大! 大學畢業的時分,總是夢想萌芽之時,Joshua於2018年就立下決心要完成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下稱PCT)。「其實我一直都熱愛山野,特別喜歡越野跑及登山,每次登山後都會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興奮和感動。所以到大學畢業前,就為自己訂下目標,要於畢業後完成一件畢生難忘的事情!」
Life & Culture 人生的第二舞台 — Winkie黎美言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我們會在這個舞台上面盡情發揮自己才能,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黎美言Winkie也不例外,三歲開始學跳舞的她十分享受在舞台上盡情唱歌跳舞,成為跳唱組合HotCha成員後更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但好景不常,組合的解散讓Winkie感到迷茫,在機緣巧合下她接觸到泰拳,對打拳的愛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更成為她開拓第二事業的道路。
Life & Culture 文青也運動 步入書店,原以為只會見到有人打書釘,沒想到卻見到一班人趴在地上做掌上壓。發生什麼事?這是在一拳書館舉行的徒手健身班,而此前這裡已舉行過瑜伽班、兒童劍球班,更即將推出巴西戰舞班。館長龐一鳴異想天開將書店和運動結合,令從未做過健身的人願意作出嘗試,也令人翻閱從未看過的書種,如此「奇招」推廣閱讀,竟然甚有奇效......
Life & Culture 極限X運動 Sora Tricking Gym 極限武術近年成為香港的新興運動。顧名思義,極限武術基本可分為四大元素,包括武術、踢腳、轉體、空翻,後兩者屬於體操技巧,極限武術亦強調combo,務求創造各式各樣的連招。Brigham與Bert不但兄弟們一起到日本學習,更在上年一起成立Sora Tricking Gym,讓tricking這個極限運動在香港得以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