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 Special

  • 如來神掌一百式

    01/18/2023 - 10:02 by 阿貓
    如來神掌一百式是台灣有名的百K賽事,圍繞新北市跑102K,勾畫出一隻仿如五指伸張的大掌印,且賽事還和香港人有緣。
  • Fun Race 於泰晤士河畔

    因疫情關係,筆者餓了實體賽有一年多;直至在英國安頓下來後,便蠢蠢欲動找比賽參加。雖然倫敦馬拉松仍然抽不中(已經連續十年落選⋯⋯), 幸好英國實體賽已復常,各地及各種類的比賽又繁多,故絕大部份比賽的名額也不用去搶,筆者在十一月底亦參加了來英國後的第一個賽事。
  • 為渣馬而訓練

    渣馬突然在十二月份,增加了參賽名額,不少朋友才被通知,二月份可以成功參賽,不過距離賽事只得很短的兩個月時間練習,所以朋友們只能期望安全完賽。至於早前被通知的跑友,已成功入圍賽事,相繼練習時間短了,但還是有一個基礎時期好好預備。今年十二月份的香港特別天寒地凍,但都無阻大家熱血地在練習。我自己因應賽事,都非常勤力地跟隨教練的指引去練習以下訓練⋯⋯
  • 全馬SUB-3抵萬金?

    01/17/2023 - 15:58 by 文仔
    2023年渣打馬拉松的注目點,應該離不開達標奬金大幅提升。在全馬挑戰組,本地男子選手如果可以在三小時內(女子選手則為三小時半之內)跑完全程,可獲得的奬金由以往港幣一千元,大幅提升至港幣一萬元!如此鉅額的奬金在全球馬拉松界也是絶無僅有的,包括亞洲長跑大國日本在內。
  • 回顧與前瞻:讓兔子不再有憾

    01/17/2023 - 15:49 by haso
    兔年伊始,祝各位靈動如兔,大吉大利!

    對於時刻關心跑步的我,兔年也少不免令我想起龜兔賽跑的故事。大概兔子最大的遺憾就是太過輕敵而睡了一覺,弄得「名留千古」吧。
  • 回顧與前瞻:跑道憶記兩大球王

    01/17/2023 - 15:39 by 蝦叔
    大家看到此篇之時,兔年已至,謹祝各位讀者新春大吉,身壯力健!

    實不相瞞,身為一位睇波資歷將近三十年的球迷來說,執筆此刻尚有點停留在世界盃的氛圍之中,一時未能抽離。沒法子,這是歷史上首次在十二月舉辦的世界盃。對一眾香港球迷而言,寒夜爬起床睇波,肯定是新鮮事。
  • 兩星期準備跑到芝加哥馬拉松嗎?

    01/17/2023 - 14:51 by editor
    2019年我初次參加了六大馬拉松紐約站,當時終於達成了多年的願望打進馬拉松跑手都很想跑進的時間Sub 330,當時的時間是3:25:02。那天開始,我決定要以完成六大馬拉松為目標,2021年我更抽中了芝加哥馬拉松和柏林馬拉松,但因為疫情關係,所有賽事都延遲或變成虛擬跑馬拉松。至2022年,幸而我有三年前已經報名的2022年芝加哥馬拉松名額,於是我決定準備參加這次難得的實體賽。不過,由決定參加到比賽日之間只有十二天,這麼短時間去準備這場馬拉松,真的做到嗎?
  • 抓緊青春的尾巴 – Alfred、以誠、傑哥、Amy、Sunnie

    01/17/2023 - 12:28 by dorzcheung
    大學生活往往是人生中最多姿多彩的階段,是無拘無束的美好年華。Alfred、以誠、傑哥、Amy 和Sunnie 十分嚮往大學生活,他們勇於嘗試、探索新事物、積極了解這個世界,更會勇於闖出自己的一片天。這三個月一起練跑的一點一滴,在他們心目中舉足輕重,過程中他們絕對投入,盡量為青春寫下更多熱血的回憶。

    「跑21」是他們即將成為社會新鮮人的告別式⋯⋯
  • 當我們一起走過 - 跑21

    01/17/2023 - 12:07 by dorzcheung
    「狂奔的念頭,不曾停止溫柔⋯⋯」來自蘇打綠(魚丁系)《當我們一起走過》的歌詞。還記得主音吳青峰在發佈這首歌時說過:「在我們傷痛脆弱、想要逃避的時候陪着我們,即便我們常為了同樣的理由,一再讓自己陷入荒蕪,但總有一群人陪我們度過在曠野漂流的時候⋯⋯」

    十三位年輕人因着一句說話,便毅然參加了「跑21」:「一個人跑得快,一班人跑得遠。」他們透過挑戰廿一小時、一百二十三公里,發掘跑步更多的可能性,感受一班人怎樣走得更遠!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素未謀面,跑步經驗更是大相逕庭,但因着對跑步那種純粹的熱愛連結起來。在這三個月的經歷裏,他們培養出真摯的友誼,彼此許下承諾要齊上齊落完成挑戰;當中的熱血令人鼓舞、捨己為人的精神賺人熱淚,展現出人性最美的光芒。就讓我們一起感受,這十三位年輕人如何走過這段成長之路吧。
  • 馬拉松備戰攻略

    12/25/2022 - 04:08 by joylam
    面對不同距離,不同賽道,還有天氣、路況、氣氛⋯⋯跑手要發揮得好,就要把可以控制的事做好,Virginia在三年間經歷十公里、半馬到全馬,發現訓練上每一個環節都有其值得細琢的地方。
  • 羅映潮 - 變幻閃耀時

    12/25/2022 - 03:39 by joylam
    馬拉松訓練需要按部就班,訓練周期由數月至以年計,很難一蹴而就,然而近幾年賽事接連取消或延期,打亂跑手的訓練部署,對跑手來說如何在世事變幻中計劃訓練?長跑運動員羅映潮一直是個習慣計劃的人,意想不到人生的初馬卻一再延誤,原訂的初馬變成下年的東京馬拉松,意外地早前報了名的台北半馬則成為初馬前的一個試煉場。「兩個賽事日子相距很近,中間亦會在香港再跑一個半馬,所以兩場半馬便順理成章成為訓練項目之一。我喜歡有計劃,但當賽事未能如期舉行,我便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面對及重整訓練步伐。」
  • 倫敦馬拉松.香港人加油

    12/11/2022 - 01:49 by editor
    編按:倫敦馬拉松要中簽,對本地人和外地人同樣難若登天,移了民也是同樣難中簽,所以要參與還是最好找慈善機構的募捐名額,至少人住在英國參與倫敦馬,機票住宿錢可以節省一筆,尤其倫敦已經有很多香港人居住,賽前後一晚還可以找朋友家屈蛇。今年倫敦馬多得林海峰的參與,讓「香港人加油」的聲音,由倫敦傳回香港。
  • 香港長跑孖寶 — 鄭堯華 鄭堯崴

    雙胞胎 (孖仔/孖女) 給人的感覺好神秘,有人甚至認為會有心靈感應,究竟是否真的呢? 作為香港跑界新冒起的鄭堯華及鄭堯崴,正正就是一對孖仔,他們的身高及身型相似,當然也是一樣喜歡跑步,令人好奇:這種微妙的血緣牽絆在他們的跑步路上有何影響?
  • 鄭文皓 跑手的抉擇|Running Special

    年方十八,對很多中學畢業、正準備升上大學的青年運動員來說,是個轉捩點:繼續走運動員之路?還是先為前途生計打算?香港青年跑手鄭文皓(Marcus)當然也逃不過這個人生交叉點—他在今年七月份的澳洲黃金海岸馬拉松半馬青年組跑出第三名的佳績,衝擊香港半馬青年紀錄,但卻無法透過運動員計劃入讀心儀院校學系,「我在黃金海岸比賽前幾天得悉沒有被取錄,但亦唯有收拾心情專注比賽。」他坦然比賽表現沒有受心情影響太多,但這個經歷令他有感香港的制度無法令他全情投入馬拉松訓練,取捨跑手路向時多了層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