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版圖

  • 自己的事自己做︱源來如此

    由成為運動員開始,我就被告知殘疾人士運動發展要靠健全人士持份者去支持,不論財政、行政,還是策劃上,都會倚賴健全人士團體,或者健全人士嘅力量去為我哋爭取以及規劃。喺我超過十六年嘅運動員生涯中,每次遇上各種問題,心裏第一個想法就係:佢哋唔係殘疾人士,梗係唔會明白我哋嘅難處啦?咁點樣制定到真係適合我哋嘅政策呢?
  • 傷患︱鈞動敢言

    傷患係最困擾運動員嘅問題,亦都係必須面對嘅問題。
    我一個月前受到一個我從未遇過嘅膝頭內側韌帶受傷,可以話不幸中嘅大幸,就係冇完全斷晒,而且呢一條韌帶其實會自己隨時間慢慢好返,唔需要做手術。受傷過程唔多講,反而係想講吓當中上到嘅一課。
  • 從阿曼到吉隆坡:突破教與導︱重塑運動

    上年一月中,我第一次踏足西亞國家阿曼首都馬斯喀特(Muscat),參加國際曲棍球協會(FIH)第三級教練資格考試。這裡號稱世界第三靚夜景之餘,還有令人一世難忘的經歷——與世界各地教練交流學習。
  • 《六十一》︱深海郵箱

    七月要行畢業禮了,教練問那重要嗎?他當時退役後才重返校園,讀大學時也是成人學生,對畢業典禮卻沒有什麼憧憬,最後並沒有出席畢業禮。對於教練的話,我總會深思,畢竟他是個很率直的人,邏輯感很強,很多時說話讓人忿怒,但回頭冷靜過濾一下便發覺箇中道理,發人深省。於是,我思考自己對畢業禮的嚮往是我崇尚儀式感嗎,還是沈積著其他原因呢。
  • 香港有冇「慢活」?︱淳粹肺噏

    「仲有兩分鐘!」地鐵站內,穿高跟鞋的OL邊跑邊撳電話,手袋勾到閘機也不理會,這幕幾乎每日都上演。直到上週,澳洲來的朋友呆望銅鑼灣人潮問:「點解你哋連落雨都行得快過人?」我才發現,這座城的「快」,早已是集體肌肉記憶。
  • 德信手球兄弟班 由爭入精英賽到爭逐全港冠軍︱學界特輯

    林灝邦(Brian)於2015-16學季,以球員身份助馬鞍山的德信中學奪得沙西區手球冠軍,重返精英賽,八強遇上最終冠軍英華書院而止步。打而優則教,Brian於理大畢業後回母校,擔任其恩師、創立德信手球隊的陳震宇老師的副手,2018-19年球隊首闖精英賽四強,最後以校史最佳成績的亞軍完成。疫情後Brian正式接掌帥印,上屆及今屆分別奪殿軍及季軍,今屆四強戰硬撼連續兩屆冠軍男拔一役,一度領先最終被反勝並僅負兩分,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 香港冰球總會成功申辦世錦賽三個級別主辦權

    05/27/2025 - 11:43 by editor
    香港冰球總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國際冰球總會(IIHF)年度大會上,成功為香港爭取到2026年三項世界冰球錦標賽的主辦權,包括男子IIIB級、女子IIB級及男子U18 IIIA級世錦賽。這是香港自2015年以來,闊別11年再次主辦世界級冰球賽事。
  • 司徒兆殷 Tokyo:Speed:Race

    在Tokyo:Speed:Race賽事前夕,ASICS發表了三雙最新的碳板競速跑鞋:METASPEED SKY TOKYO、
    METASPEED EDGE TOKYO、以及極致輕量級的METASPEED RAY。

    Leanne在發佈會中體驗ASICS的技術突破,「我看鞋的結構,就覺得一對鞋真是不簡單,跑手的跑鞋真的非常重要。我希望可以穿ASICS的跑鞋去破盡我的所有紀錄,我覺得Innovation及Sports Science的配合,可以幫助我達到更高的高度。」
  • 創造無限可能 Project i︱FITNESS LEVELING

    「i」意謂infinity。創辦人之一鄭晃彰(Fortune)相信所有人都有可能去改善身體、完善自己。「有些人可能日常的運動就是追巴士、或者從街市拿餸菜回家,但他們可能累積了一些毛病,怎樣可以改善他腳腕、手腕力量呢?令他們不會容易受傷?甚至可以令他們本來平時生活不做運動,慢慢地會去舉重,去令自己更有力量。」四年前開始Project i時,Fortune的方向是面向普羅大眾,所以初期業務範圍廣泛,是到後來才逐步聚焦運動訓練,基於他是排球教練/運動員,個人上更偏向排球專項的力量與體能訓練(Strength & Conditioning)。
  • 不服輸的心態做最好的自己 梁穎儀︱踩界.表態

    「很喜歡迎風撲面,自由自在的感覺」,小時候的梁穎儀享受踩單車,原因純粹不過。所居地鄰近大埔汀角路,見證這駛入大尾督的路線,成為現時香港單車郊遊樂的熱點,「想像一下,一踏出家門已是單車徑的環境是多麼方便。我仍是小學生時,放學後已經常請求家人讓我踩出大尾督。」成長地,或許已注定穎儀一生與單車訂情。
  • 香港生態攝影師—馮漢城︱Yama嗲

    生態攝影師及影片製作人,曾製作《Wild Hong Kong》系列生態紀錄短片,並與友人組成生態攝製工作室Frigatefilms,參與港台節目《大自然大不同》等製作。2023年開展香港瘰螈拍攝計劃,眾籌於2024年舉辦「一生螈命:生態影像藝術展」展覽及推出相關紀錄片,在新加坡Earth In Focus Singapore Nature Film Festival電影節中獲得2024 Nature Film of The Year獎項,被「自然界奧斯卡」Jackson Wild Media Awards列為官方選映作品等。
  • 第二次波士頓馬拉松︱跑去邊度

    對很多跑友來說,馬拉松殿堂級賽事波士頓馬拉松,能夠BQ*(波馬門檻達標)並參與已很好,不少跑友也是為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而為BQ奮鬥,Irene也是一樣。「我在2019年時已參與了波馬,但我跑得很差,只跑到3:48,一直耿耿於懷。而且那次的相片因為手機出事而遺失了,所以就有了這次『覆卓』。」
  • 感動・感恩 2025香港聯校韓國遊學團|當體育遇上教育

    十一所小學和四間中學,共二百五十多名來自香港的師生一起參與韓國一個以體育為主題的交流,策劃籌備實在不易。經過香港韓國觀光公社、晉峰足球隊和一眾贊助單位協助,以及旅行社的專業策劃下,「2025香港聯校韓國遊學團」終於正式出發。候機的時候,大夥兒少不免有點感動。
  • 【Cover Story】粉雕玉琢—香港三鐵運動員 司徒兆殷

    玉石珍貴,在於它的形成極其特殊複雜,大多來自高溫岩漿形成的壓力加上很長時間的冷卻後由某些元素慢慢結晶而成。司徒兆殷(Leanne)自言過去的自己一直是個「頑石」,由運動員身分轉為全職飛機工程師工作後,10年以來一直堅持三鐵訓練,從未放棄運動員身分,「我好想彌補當初沒有去試衝奧運的遺憾,所以一直維持著高水平訓練,希望以另一種形式抵達世界級水平。」20年日積月累的訓練,不同的壓力、起跌的狀態,漸漸將她雕琢成器,過去兩年她在澳洲以Full Ironman模式訓練,終於迎來突破。三鐵是耐力運動,40歲仍然能達到最佳表現,現年34歲的Leanne,今後將挑戰自己所有紀錄。這塊粉紅碧玉,現在才打磨而成。
  •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定向越野70歲港將奪金 港人共奪九面金牌

    香港運動員於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再傳喜訊!在5月23日舉行的定向越野(短距離)賽事中,香港代表共奪得三面金牌、一面銀牌及五面銅牌,成績斐然。

    本屆定向越野設有短距離及中距離項目,並按年齡每五年劃分組別,男女子組合共約52個組別,參賽人數超過500人。賽事分為資格賽及決賽,於23日舉行的決賽中多位香港運動員脫穎而出爭奪獎牌。
  • 【Cyclopath】越洋專訪巴林勝利車隊皇牌車手 Matej Mohorič

    Matej Mohorič 17歲便嶄露頭角,穿上青年組世錦賽公路彩虹戰衣,翌年再拿下U23組別冠軍。2014年成為職業車手,至今十一年的職業生涯戰績彪炳。這名Bahrain Victorious皇牌車手正忙於備戰環法,對香港並不陌生,他曾在2016、17年兩度參加香港單車節國際專業公路繞圈賽,更壟斷了這兩年比賽。 縱然已一段時間未再訪港,但他對這個和歐洲截然不同的發達城市仍是印象深刻,也很享受在這裡比賽。他表示如有機會,也想再來香港一次。他特地抽空和我們做了一個越洋訪問,暢談公路賽大小事,由職業車手訓練、器材變遷說到比賽安全,更披露他的比賽大計。他又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哲學,應對逆境的方法。
  • 謙卑的落山能手Matej Mohorič|車轉公路

    近年斯洛文尼亞車手橫掃車壇,代表人物當然是三屆環法冠軍Tadej Pogačar,還有四屆環西班牙冠軍、東京奧運公路個人計時賽金牌得主Primož Roglič,二人合共拿下41場三大賽分站冠軍。成績僅次於這兩名車隊主將的,非Matej Mohorič莫屬。相比起Pogačar和Rogli兩名競逐三大賽總冠軍熱門人選,Mohorič是一名截然不同的車手,他的落山速度驚人,時常出奇制勝。他在公路賽成績斐然,卻是一名謙卑自牧的運動員。
  •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直立板港隊勇奪三金一銀一銅 梁俊文:「不會被年齡定義」

    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於5月17日至30日在台北及新北舉行。世界壯年運動會是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大型綜合運動會,開放予全球30歲以上的運動愛好者參加,當中甚至設有100歲組別的賽事。在5月21日舉行的直立板200米賽事中,香港選手伍英麟於30歲以上組別勇奪兩面金牌,梁俊文及李健俊分別奪得40歲以上組別的金牌及銀牌,關峰則於35歲以上組別獲得季軍。直立板港隊暫時合共取得3金1銀1銅的佳績。
  •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負傷不退!港將李芷暉勇奪一金一銀

    李芷暉(Katrina)日前於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以1分09秒81的成績奪得30歲以上組別400米欄金牌,昨日再以16秒19獲得100米欄銀牌。芷暉首次參加壯年運動會,即使帶傷上陣,仍然取得一金一銀的佳績,令她感到非常鼓舞。她表示:「我在兩年前受傷,至今仍未能完全恢復到當時的狀態,這兩面獎牌讓我明白只要堅持,即使受傷也可以取得好成績。另外,對我來說參加壯年運動會就像踏入了另一個世界。以前參加學界和公開賽時都是以最快速度去比賽,但現在情況不同,現時主要是在有限制的情況下完成自己的目標和比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