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oho

  • 揚威亞洲的加山少林|球談衣事活

    09/28/2024 - 03:15 by editor
    首次見面,容許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是廣告創作人,亦是填詞人,因緣際會下涉足了香港足球,曾為香港足球代表隊撰寫打氣歌,亦曾替香港超級聯賽籌劃宣傳推廣。約兩三年前,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某一個夜晚,打開社交網絡,偶爾在東南亞發現一件1999年的南華球衣,在幾經轉折下把它帶回香港,開啓了收藏香港球衣之路。從今天開始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香港球衣的小故事。
  • 富士山地位無可替代|C人旅動

    日本是港人的至愛旅遊地,登上日本第一神山「富士山」Mt. Fuji,更是近年來不少日本人和海外旅客登山夢之選。位居日本第一高峰睡火山的富士山位於海拔3,776米,對日本人來說別具深遠意義,它既是日本象徵,也經歷日本世代歷史變遷的無可取代的崇高地位,遠至日本戰國時代幕府至現今日本,富士山依然是國家級龍頭企業至人民推崇備至的日本第一神山。富士山馳名國際,更於2013年被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UNESCO World Heritage。
  • 運動員的阿焦|輝之筆去

    遇上突發事情,你的「阿焦」會經常出現嗎?
    開始今次文章之前,有兩個情境希望大家想像一下。
    情境一,出發外地進行三天共五課的集訓,第二節訓練時腳踝三級扭傷(韌帶斷裂)。餘下的訓練你會如何處理? 又想像一下會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情境二,四年一屆的亞運會,正式比賽前一天到場館適應場地,結果腳踝三級扭傷,大後天就要比賽,你又會如何處理? 又想像一下會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 港英女足文化大不同|征英女將

    09/28/2024 - 00:34 by editor
    大家好,我係Karri,多多指教。第一期專欄,講吓香港同英國女子足球文化嘅分別。我依家喺英國逢星期二四夜晚練波、星期日比賽,其實同喺香港嘅時候差唔多。唔同嘅係英國放學時間比較早,所以唔洗放咗學即刻趕去練波,再加上呢邊生活節奏比較慢,所以感覺時間會充足啲。雖然比賽都係週末進行,但係英國嘅比賽時間主要都係晏晝,而喺香港可能因為好多人需要兼顧工作,所以比賽時間通常喺星期六日嘅夜晚。
  • 休息是運動員工作一部份|鈞動敢言

    09/27/2024 - 16:05 by editor
    認識我嘅人可能會覺得,我球場外嘅生活喜好,唔似一個傳統運動員。我想講係真嘅,我有時會刻意發掘新嘅興趣,咁樣先可以避免腦海淨係得足球哩兩個字。點解要咁做?因為我都係人,當練完波比完賽絕對唔可以不停諗今日練得好唔好、滿唔滿意自己比賽表現,我相信咁樣好容易壞腦。人有情緒,心情有高低,自己要搵方法平衡,好多圈外朋友都興講一句:「今日唔想講公事。」人大咗開始明白背後嘅原因,所以我將目光擴展到其他興趣,為嚟緊嘅比賽保留住最新鮮嘅作戰狀態。場外嘅生活亦好重要,對於運動員嚟講休息都係工作嘅一部份,而科學從來解釋唔到,休息係調整心態最好嘅治療。
  • 如果我有百寶袋—海外比賽篇|我有難題

    人在小時候都曾幻想過自己擁有某種超能力,包括我在內,曾經希望自己可以化身天上飛鷹,在天空飛翔;亦幻想自己能像孫悟空那般大玩七十二變。當然超能力在我認知的範圍內是不存在的 (不排除在世界上某角落是有一些擁有超能力的人),可是隨著年紀增長了,還是會覬覦超能力——很多時運動員在日常瑣事上也有些困擾,為了將之減至最低,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擁有多種超能力。
  • 學習信任和交托—亞洲盃|一波一轆

    09/27/2024 - 01:21 by editor
    闊別兩年的亞洲盃,8月28到30日在泰國素攀武里舉行。

    距離亞洲盃前一星期,休息兩天後,我帶著興奮期待第二天訓練的心情回到體院。本來一切安然無恙。突然,我覺得頭腦有點怪怪的,打了個冷顫,便立刻吃顆止痛藥,蜷縮在被窩,心裡祈求着醒來一切如常。
  • 運動的小確幸|十二門圖

    很多人都會問我「三項鐵人咁辛苦,點解仲會繼續玩」。無可否認,我亦都打從心底裡覺得這個項目的確很辛苦,甚至認為這十五年的訓練會削減我的壽命。比賽場上只有一個冠軍,運動員大部份時間都處於失敗、逆境、落後、面對挑戰的狀態,在這個嚴苛的環境下,運動員需要學會找到運動的小確幸,才可以一天一天堅持下去。
  • 真係驚|柔之道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容易感到焦慮和恐懼的人。每次遇到這種感覺,我都想離開它,但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感覺。

    手腳發抖、心跳加速、四肢無力,是我以前比賽會遇到的感覺。所以小時候的我,是十分不喜愛比賽的。
  • 運動員轉型的標準範例?|人生棒球場

    在運動界,許多運動員在退役後選擇轉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最近一位香港運動員轉型的新聞鬧得熱烘烘,究竟是不是大家對運動員轉型的方向,都要指指點點呢?
  • 《五十五》|深海郵箱

    大學頭兩週是學生「購物」的時候,時間表尚可以作更改。我努力堆砌最節省成本而又能應付的課堂安排,不過首選還是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星期二的午後我有兩小時的空堂,在盤旋去健身室或是圖書館的時候,發現自己站在一間正在進行比較文學堂的課室。這四年都未有機會報上這一科,所以便帶着好奇心跟一位遲來的同學踏進了課室。門一開,都是人,剛巧剩下兩張空椅子待我們填滿。教授雀躍地在帶領討論,他身前的玻璃板畫滿潦草,問題圍繞閱讀。
  • 棋中·其中|當體育遇上教育

    早在十多年前已認識黃頌行(Thomas),那時他在東涌任職社工,很多時候會在工作上運用桌上遊戲,如他曾設計一個講環保分類、名為《港.環保》的桌上遊戲,並在我任教的學校試玩和舉行發佈會,自此跟他結緣,一起推動桌上遊戲。
  • 紀錄下成長—徐穎恩|Pro Special

    09/25/2024 - 15:36 by editor
    學界紀錄,青年紀錄,下一步,就是香港紀錄,以及再度衝擊自己創造的紀錄,不斷挑戰。徐穎恩(Jane Karlsson) 於2023年D1學界 B Grade 400米跑出56秒27,打破U18、U20以及塵封21年的學界紀錄,更於同年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將成績推進至55秒68。
  • 打破紀錄框架—金智武、方賢明|Pro Special

    09/25/2024 - 15:07 by editor
    800米在田徑界被稱為「最難的距離」。100米、200米講求爆發力,1500米、3000米講求速耐力,在這兩個天秤之間的800米就是一個兩者兼備的距離。

    金智武(Khan Mohammad Kamran)和方賢明(Sean Fontaine)卻選擇這困難的項目,並且實現突破——他們在今年港運會800米決賽上共同突破自1999年創下的香港紀錄1分52秒17。
  • 膕繩肌受傷 II|運動科學與創傷

    上期討論過膕繩肌中各結構的痊癒難易,今期探討受傷原因。
    基本上,當肌肉肌腱組合承受不了突如其來或重複張力便受傷。膕繩肌是需要橫跨髖關節及膝關節的肌肉群,所以收縮模式較單一關節肌肉複雜。這些肌肉在運動時可突然改變收縮方法,尤其在髖關節屈曲及膝關節同時伸直期間,況且部分膕繩肌腱較長,彈性較少,也是導致容易受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