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 飛人。咖啡。深水埗—梁筠宜|Café Chat

    「飛人」通常用來形容一百米短跑選手,在短短9至11秒間跑過真的像飛一樣。梁筠宜便笑言自己的性格很適合短跑:「我很急性子,雖然是有執行力,但看電影會想快進,行路也是急步行!」但在Café中的她卻和運動場上的她截然不同——這是靜態的她,也代表她努力學習如何「慢」:「2024年再次受傷,休養了好耐,康復後我提自己不要急,該休息時要休息。」她曾因為訓練過量而令傷患反覆,不希望重蹈覆轍。
  • 坪洲.手指山|天天爬坡

    09/05/2024 - 02:57 by DB
    坪洲沿家樂徑登上全島最高的手指山,能俯瞰坪洲景色,是整個行山計劃之中相對容易的山頭。登山以外,重點是碼頭附近的永安街美食、文青咖啡店、牛皮廠、天然有機農莊、坪洲東灣海灘和釣魚公石,大家不妨花一天時間留在島上遊覽,待欣賞完日落後才離開。
  • 波波在此,多多指教!|一波一轆

    09/05/2024 - 01:32 by editor
    2016年,里約奧運。十一小時的時差。8月12日,從來沒有看過任何單車比賽的我,調校好幾個「奪命追魂」鬧鐘,清晨起身看我們香港獎牌希望——李慧詩比賽。
  • 高山上的驚艷|琛山人語

    高海拔地區的天氣環境嚴峻,氣候乾燥、土壤貧瘠、溫差也大,一般大型的樹木都不能在海拔4500米以上生長。縱然生存條件惡劣,但高地卻孕育出多種顏色鮮艷、外型別緻的小花朵。走在山徑上,欣賞著這些小傢伙,令人驚嘆大自然造物之奇妙;亦被這些小植物的頑強生命力所折服。
  • 九個月的傷患|十二門圖

    傷患絕對是運動員最大的敵人,不單肉體上的傷痛,心理上的障礙更加難以跨越。各種心理上的挑戰可能包括挫折感和沮喪情緒、焦慮和焦躁、失去對自身的控制感,以及孤立感和對未來的擔憂。
  • 匹克球與奧林匹克|我的002

    「匹克球」與「奧林匹克」有兩個字相同,然而匹克球和奧運會卻隔著很大的距離。巴黎奧運期間,匹克球圈最常談及的話題,就是我們的運動什麼時候才能成為奧運項目。
  • 不要「想」贏|柔之道

    大學時我修過運動心理學,學到「倒U」理論,指出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現與他們的喚醒水平(緊張或放鬆的程度)之間存在一個最佳平衡點。過於緊張或過於放鬆都可能影響發揮,找到「剛剛好」的狀態才是關鍵。
  • 旁述的心路歷程(一)|Road to MARS

    Hi,又係我。點解咁講?因為本身同Sportsoho編輯約定寫六篇,六篇關於我爭取出線巴黎奧運嘅點點滴滴。然後六篇完咗,小編叫我繼續寫,我當堂嚇咗一跳。見過我旁述,咁黑心,咁語無倫次,咁唔專業,你唔驚我喺到亂寫嘢,亂咁搶口,亂咁寫啲地獄嘢,寫到Sportsoho比人小露寶,寫到你間公司倒閉!!??
  • 感謝支持香港體育發展的每一位|輝之筆去

    奧運會的主角,多謝你們刻苦無比的訓練,去爭奪世界冠軍的同時,為我們獻上精彩的表演,令全球觀眾大飽眼福。能夠代表自己的地方躋身奧運舞台比賽,是無上光榮。最深刻鏡頭當然是奪冠時刻,不論臨場發揮、技術和心理質素等,每一位的表現都是世界級。即使失落獎牌的運動員,亦多謝你們的付出,準備時間以年計,將訓練放在首位,犧牲與家人相處和私人生活的時間等,最後甚至可能換來一些涼薄的說話,實在令人難堪。多謝你們的付出,為這個地方帶來不一樣的希望。
  • 巴黎奧運之旅|淳粹肺噏

    跟大家告別了才一個月,我已經完成了巴黎奧運並回到香港。

    在巴黎奧運會中,許多大小事相信大家都有興趣知道,讓我藉此機會透過相片和文字給大家感受我眼中的巴黎奧運。

    每次被要求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奧運會。我還是堅持選擇答:奇妙旅程。這種四年一次的期待,每天充滿着新機會。不知道明天能夠創造和見證什麼奇蹟的短短十天。除了讚歎,還感恩自己生於這年代。
  • 再談奧運歌曲《星塵遠征軍》ROVER x KC x Tsoul|動聽皆宜

    09/03/2024 - 19:40 by AL
    2024年巴黎奧運曲終人散,殘奧(部份地區又稱帕奧)又緊接登場。作者先向一眾為港拼鬥的運動健兒致敬,你們辛苦了。
    說回這次主題,為何奧運已經完了,還要繼續討論與奧運有關的歌曲?上期截稿後不足一個星期,ROVER即聯同KC和Tsoul推出為運動員打氣之作《星塵遠征軍》,也成為了ViuTV的巴黎奧運主題曲。果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BASEketball》新創運動狂想曲|動映話

    先此聲明,這次介紹的相信是我寫這《動映話》專欄以來最差的一部電影,我甚至不建議大家浪費時間去看;然而劣片不代表就沒有談論的價值,這部1998年的低俗喜劇《BASEketball》,拿職業球賽借題發揮,卻讓我思考運動的本質到底是甚麼?我們最初為甚麼會比賽?也對運動的高度專業化帶來一點反思。
  • 膕繩肌受傷 I|運動科學與創傷

    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是大腿後的三條主要肌肉,統稱為「膕繩肌」(Hamstrings),也可稱為大腿後肌,主要負責伸髖及屈膝。膕繩肌受傷,常發生在需要衝刺或突然轉向的運動員,如足球員,跳高、跳遠、跨欄選手,長跑手練習間歇跑,甚至普羅大眾突然衝過馬路或久坐也可致傷。意大利奧運金牌跑手Marcell Jacobs便長期受此困擾。其他如練習瑜伽、跳舞拉腿或伸展時受傷也十分常見。可是,膕繩肌受傷卻不如其他肌肉般較易復原,往往疼痛經年,且痛處有時難以確定,為何如此?
  • 平甩功運動養生|中醫卷

    自新冠疫情期間,未能外出走動,缺少運動機會,更談不上外地旅遊,鬱悶家中,有點無奈,自覺精神不振,影響情緒。偶爾觀看網上視頻,發現「平甩功」運動,嘗試練習,因可於任何地方起動,佔地不多,簡單易學,老幼皆宜。短短的時間已能讓我於運動中調息呼吸,自然擺動,活動四肢,感覺解開鬱悶,提升氣力。
  • 傳奇|港籃講場

    08/02/2024 - 23:40 by Big C
    2024奧運年,國際籃球勁旅近月都紛紛為備戰或爭取巴黎奧運入場券。然而每年暑假令人期待的品牌活動,並未有因此停歇下來。傳統大品牌及國內運動用品供應商,甫完季即相繼邀請NBA球星到訪,百年德國護具製造商亦請來品牌大使—前NBA總冠軍達拉斯獨行俠決賽最有價值球員Dirk Nowitzki,訪華與球迷會面。
  • 滑雪定向の見學|定向人生

    滑雪定向肯定不如徒步定向流行,受地理限制,只能在高緯度國家進行。但定向起緣自北歐,所以滑雪定向的歷史與徒步定向一樣悠久,加上冬季項目對普級程度的要求較低,故此滑雪定向更被視為定向晉身奧運的最大希望。
  • 挑戰極限的Hour Record|車轉公路

    56.792公里,大約是由沙頭角中英街到赤柱市集的路程距離。據網上地圖的運算,這段路車程需時約52分鐘。2022年十月八日,Filippo Ganna在瑞士格倫興室內場地單車場,用一小時完成了這距離的踩踏——這就是我們接着要討論的「Hour Record」!
  • 中東網球之行|網球全攻略

    「我們希望透過網球踏足七大洲,遊歷世界。」是朱氏一家爸爸Kenny、媽媽Keavy、姊姊朱蔚晴及弟弟朱樂天的共同目標,而中東成為他們在亞洲比賽以外的首站。他們選擇跳出舒適圈,飛到較少球手前往的杜拜及卡塔爾比賽,為的就是累積經驗,將來成為香港職業網球手。
  • 奧運足球,為誰而踢?|白界線外

    奧運會是四年一度的運動界盛事,然而每屆奧運足球項目,尤其男子賽受外界質疑意義何在。與大部分運動不同,在足球世界裡奧運會並非最具影響力的比賽,世界盃才是,在男子賽受只大致限於 23 歲以下球員作賽的條件下,不禁令人一問再問,究竟「搞嚟為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