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飛人。咖啡。深水埗—梁筠宜|Café Chat 「飛人」通常用來形容一百米短跑選手,在短短9至11秒間跑過真的像飛一樣。梁筠宜便笑言自己的性格很適合短跑:「我很急性子,雖然是有執行力,但看電影會想快進,行路也是急步行!」但在Café中的她卻和運動場上的她截然不同——這是靜態的她,也代表她努力學習如何「慢」:「2024年再次受傷,休養了好耐,康復後我提自己不要急,該休息時要休息。」她曾因為訓練過量而令傷患反覆,不希望重蹈覆轍。
Column 訪談篇 《六》|深海郵箱 東京奧運前,我跟李海恩成為了短暫的室友。她成為全職單車運動員的故事令我佩服,而她最後能夠履行自己訂立的目標,於完成夢想後決斷地放下單車,回到北愛爾蘭未婚夫的懷抱,更讓我覺得她是一個有始有終的人。
Column 慶祝中 堅持|淳粹肺噏 準備出發奧運還剩一星期。心情很是興奮。 從前有人說奧運會的目的就是慶祝,慶祝運動員的努力成果。這一次我好像終於感受到,彷彿要參加一個巨型慶典似的,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準備登機。
Column 《Lords of Dogtown》:把人生變成永恆的暑假|動映話 許多年前生起要當職業作家的念頭時,我其實懷著一個「自私」的想法:假如能夠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就能吃飯,每天對我來說都是在玩啊,那豈不是等同不用「工作」嗎?因此在看2005年的滑板電影《Lords of Dogtown》時,當片中主角們發現能夠靠滑板賺錢後說了一句對白,讓我聽了會心微笑:「我們未來二十年都會在放暑假。」(We’re gonna be on summer vacation for the next 20 years.)
Column 今屆唯一奧運歌? 《無界》|動聽皆宜 還記得最初籌備專欄時正值東京奧運,當時政府主動買下播映權,讓各大免費電視台都可以直播不同奧運賽事。正當苦惱專欄第一彈的題目,同事提議先比較當年的奧運主題曲。如今正值巴黎奧運,分析今年香港媒體所推出的奧運主題曲也是相當合理。綜觀各大電視台,今年只有無綫(TVB)為巴黎奧運推出主題曲《無界》。與三年前相比(對,是三年,2020東京奧運是在2021年才舉行的),參與陣容更為強大,但整體效果似乎不如上屆推出的《奪金》。
Column 參與・參透|當體育遇上教育 與黃偉堅校長共事多年,同事們都知道他是一個運動超級愛好者,經常強調體育運動對學生個人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擔任慈幼葉漢千禧小學校長四年,黃校長有沒有在這個平台實踐他的教育理念呢?筆者趁著試後活動的時間,到葵涌石籬探訪學校與黃校長交流。
Column 訪談篇(五)| 深海郵箱 我在體院的同房是賽艇隊隊員,所以跟賽艇隊比較熟絡。不過由於李嘉文在隊中是大師姐,感覺她比較嚴肅,所以在役時沒有很深入的交流。反而大家退役後,很多活動都會同場,發現原來她很貪玩,跟印象中的她大不相同。
Column 巴黎奧運公路單車賽導覽|車轉公路 除了三大賽、五大古典賽和世錦賽,四年一度的奧運也是公路單車賽的重點賽事。奧運公路單車賽有個人計時賽和公路賽兩個項目,各有男子組和女子組賽事。男、女子組個人計時賽將在7月27日同日舉行,而公路賽男子組和女子組比賽則分別在8月3、4日舉行。
Column 休息是為了休息|我的002 當大家都在日本、韓國等地方欣賞櫻花的時候,地球的這一邊樹葉正在飄落。秋天是我非常喜歡的季節,而去看秋葉則是我願望清單上一直未剔除的事項之一。去年秋天我在台灣訓練了三個月,那時朋友傳來台灣各地看風景的資訊,甚至連路線和交通都幫我計劃好。然而,我除了球場以外哪裡都沒去過,樹葉就掉光了。看著球場旁邊兩排變禿了的樹,我心想,沒關係,明年再去看吧。
Column 五十二個國度|定向人生 在寫這個專欄依始,筆者已有念頭想訪問萬智健(萬子),因為他是我心目中的「定向勝利組」,更是我抑鬱症的泉源(笑)︰明明昨天才在香港比賽見到他,隔天上班已見他在社交媒體分享異地定向的經驗。他去跑過定向的地方,甚麼新喀里多尼亞、烏拉圭、摩爾多瓦…我連去旅遊也沒想過。
Column 潛水艇之都 Helensburgh-Glen Fruin Loop 香港舞台劇獎以「風」為主題,馮會長意取春風及和風,寓意「用清新嘅風吹走以往陰霾,吹走哂唔好嘅嘢」。蘇格蘭四月正值春季,日照漸長,天氣明顯晴朗乾爽,和暖春風使百花盛開,盛放的櫻花帶來活潑生氣。道路上多了單車友出動,而且也會見到電單車及開篷古董車在Highlands風馳電掣。筆者與Heman也從雪山回歸單車活動,今次帶大家遊歷蘇格蘭潛水艇之都Helensburgh及Glen Fruin,感受蘇格蘭春風。
Column 東海道 徒步之旅 有些事現在不做,當想做時,可能已做不了。我決定坐言起行,活在當下。聞說從東京日本橋,一路向西走,就可以走到京都,2024年的三月,我買了廉航機票,背上輕便裝備,飛往日本東京,從東京日本橋出發,沿著舊「東海道」用了十九天,徒步 512 公里,走到了京都。
Column 遺憾|天天爬坡 前往花瓶頂的路線有很多,一般人會途徑二轉和草灣再登上山頂,從網上照片可,景觀開揚、風景亦有意外驚喜。當時因為時間倉猝,遺憾沒有途經這個美麗的海岸線。而花瓶頂有一大石屹立在山上,形狀猶豫花瓶的巨石,故命名「花瓶石」。拍照留念時要注意安全,而我們竟然忘記了跟這個景點拍攝一張相片,為這次旅程添加另一個遺憾,而那句「下次上山再影返」都真的機會不大。
Column 【巴黎奧運倒數】史上最豪的LVMH奧運 | Refract 「聽講花都是情人必經之地 真跡的畢加索看到我想飛」……巴黎的一切都閃閃發亮,包括奧運金牌——2024年巴黎奧運的獎牌將由Chaumet設計,怎可能不璀璨奪目?繼1900年和1924年之後,巴黎即將相隔百年第三次舉辦夏季奧運,而這次奧運除了受一眾運動迷期待之外,連時尚界也相當關注,因為早前奢侈品龍頭LVMH集團已宣佈將以合作伙伴身份,全力贊助2024巴黎奧運。法國生活就是奢華,連本應踏實的運動場也要奢華——由各大名牌加持的奧運會,到底會是怎樣?
Column 走訪泰國及台灣的網球學院|網球全攻略 網球教練Kiki Chau於四月親身在八日內走訪泰國及台灣六個不同網球學院,她以學員身份第一身感受各網球學院的安排及訓練,今次她就分享其中兩間網球學院的體驗之旅,包括在泰國曼谷的Beat Discovery網球學院及台灣彰化的種子網球學院 (Seed Tennis Academy)。
Column 本地體育發展「有幾化」?|港籃講場 某日觀看NBA賽事,旁述員在敍述當中一球「挑戰」犯規時,提到本地賽事所欠缺的「影像回放」作挑戰的機制,指出這機制能於NBA賽事實行,跟他們的「運動產業化」有關。此話一出,讓筆者立即從勝負已分的沉悶戰情中甦醒過來。事實上,三月底於荃灣體育館舉行的香港排球聯賽決賽日,賽會已經於球場設置儀器,引入回放挑戰機制,這項設置於業餘體育總會舉行的賽事出現,難道又跟運動產業化有關嗎?
Column 拼命三郎 林三才|定向人生 林三才(Aby)在定向中很易識認,他總仿似要耗盡力氣去跑完每場賽事。不論跑比賽,搞活動,甚至玩樂,都拼命異常。筆者在年頭打算訪問他,他卻接連去了南美旅遊和日本跑定向賽,進一步印證了他在筆者腦裡「拼命三郎」的刻板印象。
Column 你想成為怎樣的車手|車轉公路 在科學園搖車爆發加速,或在沙田坳道和飛鵝山穩步爬坡的時候,你曾否想像自己成為職業車手,在比賽中和對手較勁?你認為自己能擔當哪類型車手呢? 職業車隊裏有着不同類型的車手,有在多日賽爭逐總排名 (General Classification) 的主將,或稱GC車手,以及具備不同強項的專職車手,例如衝刺車手、爬坡車手、陡坡衝刺手、計時賽專家、耐力車手等,在不同的比賽領域發揮所長。 今期我們來了解各類車手有甚麼特點,要具備甚麼特質才能做到。
Column 從網球到板式網球的球手|網球全攻略 鄒君林、周俊豪和Aziz Khan三位都是本地網球頂尖球手,自去年年底開始,他們從網球轉而參與更多板式網球的訓練及賽事。板式網球 (Padel) 這項被譽為「西班牙國技」的運動,屬於香港近年的新興運動,究竟有甚麼魔力吸引三位本地球手轉投其懷抱?
Column 時至今日,足球評述員的功能是⋯⋯?|白界線外 每到「雙數年」便是足球世界的大賽年, 2024 的夏天亦相繼有歐洲國家盃和美洲國家盃決賽周進行。筆者入行時正是 2004 歐洲國家盃前夕,不經不覺已是 20 年!「廿年人事幾番新」,近年見證隨著資訊爆炸,媒體生態亦已變天,雖然足球評述嘛,說穿了還是對著咪高峰說話,但工作細節已有極大改變。